主要分为三类:自养型、异养型和兼性异养型。完全利用光合作用获得养料的营养方式即为自养型。异养型指直接以环境中的有机物作为碳元素主要来源的营养方式,即必须依赖其他生物或它们的产物来摄取现成的有机营养物质以完成生命周期的营养方式。兼性异养(也称半异养)的营养方式是指自身也可进行光合作用,但仍需依靠其他生物体(植物或动物)获得养分来维持生活。
大部分农田杂草的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包括被子植物类、绿藻类、苔藓类、蕨类杂草,如稻田常见杂草稗草、夏熟作物田常见杂草看麦娘、秋熟旱作田常见杂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等。
异养型杂草主要有旋花科菟丝子属的菟丝子、日本菟丝子、大花菟丝子、南方菟丝子等。还有列当科列当属的部分物种,如中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向日葵田的向日葵列当等。它们没有叶片或叶片退化成鳞片状,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具有特化的器官吸器,会穿过寄主的组织到达维管束,以吸取养分和水,严重影响寄主作物的产量。
兼性异养型杂草主要有桑寄生科和玄参科独脚金属的杂草。桑寄生科中桑寄生、广寄生、槲寄生等寄生于各类木本植物,如果、桑、茶、胶树上。独脚金属中的独脚金、大独脚金、狭叶独脚金和密花独脚金寄生于禾本科水稻、玉米、高粱、甘蔗等作物。它们出土后具光合能力,但根多退化,在整个生长过程,利用吸器附着寄主根部获取自身生长所需的全部无机营养,造成寄主植物枯萎甚至死亡,造成毁灭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