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舞蹈学 . 中国民间舞蹈 . 汉族民间舞 . 龙舞

人龙

/human dragon dance/
条目作者梁力生

梁力生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257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25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英文名称
human dragon dance
所属学科
舞蹈学

流传于广东、贵州、湖南等省。一种不用道具而以人体组成龙形的龙舞,参与者均为男性青壮年或儿童,女子不能参加。

在广东省湛江市郊区和遂溪、海康(今雷州市)等地流传的人龙,是当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必须组织的活动。活动前,各村先在村内选人,重要的是选好“龙头”和“龙尾”。演龙头者要身材高大,健壮有力;演龙尾者则要求是腰部柔韧有力的少年。龙身人数不限,人越多,说明本村人丁兴旺,也是各村实力的一次展示。一条人龙一般由四五个人组成,多者达百余人乃至数百人,出动时,浩浩荡荡,甚为壮观。

湛江人龙舞湛江人龙舞

舞人龙的青壮年称“龙桩”,少年称“龙脊”,龙脊骑坐在龙桩的肩上,上身后仰,头枕在后一龙桩的右肩上,构成一段龙节。最前面一段为龙头,最后一节为龙尾。人龙由一舞珠者引舞领路,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伴奏下,根据游龙时的道路和场地情况,循着一定的路线变换队形,环回舞动。龙头高昂挺拔,神采飞扬,龙身上盘下旋,此起彼伏,龙尾左摇右摆,活灵活现。较之其他龙舞,更具一种特有的撼人气势。

东山圩肖永光(生于1923年)说:“我家世代都参加人龙表演。我祖父肖其武生前讲,人龙始于明末。当时,明军被清兵打败,撤退到雷州半岛和东海岛,准备渡海去海南岛,人龙就是他们兴起来的。”

旧时,舞人龙还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起龙前要先拜祖,放铁炮和爆竹,由舞龙珠者组龙,然后出游,首先要到镇内康王庙前和安宁坡、巡检司署门前表演,然后再到各处街道游舞,最后回到康王庙表演后结束。如今,舞人龙已发展为喜庆节日中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2006年,由广东省湛江市申报的民间舞蹈龙舞(湛江人龙舞)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传统舞蹈龙舞(人龙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人龙舞表演场景人龙舞表演场景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