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林业 . ﹝综合﹞ . 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学

/forest tourism/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84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8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研究森林旅游发生发展规律、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森林旅游区规划和建设、森林旅游区经营和管理的学科。

英文名称
forest tourism
所属学科
林业

森林生态系统是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为森林旅游提供了活动空间,使森林旅游成为陆地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活动方式和类型。此外,森林生态系统还是地球陆地最大和最重要的生物生产基地之一。因此,研究森林旅游学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便是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生态系统管理是在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加以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制定适应性的管理策略,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管理属于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包括生态系统和管理两个重要概念的集合。一方面,生态系统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它是由决策者最后确定的,但同时又具有可适应性,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管理是通过制定政策、签订协议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而实施的。

生态经济学理论是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并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造成现实威胁的形势下产生的。它强调经济结构与生态建设相互协调,促使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效益、多目标发展,既达到经济高效发展的目的,又保持生态平衡。森林旅游既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又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因此,森林旅游学的整体研究内容都必须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可持续发展理论倡导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它针对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提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根据这一理论,人们提出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没有不可接受的损害的情况下,长期保持森林的生产能力和再生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而森林旅游是一种不消耗森林资源的森林利用行为,本身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活动。因此,在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中必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森林旅游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①揭示森林旅游各要素特点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阐明森林旅游的发生发展规律,使森林旅游经营者及管理部门正确认识森林旅游这一社会现象,因而制定合乎规律的发展方向、经营方针和措施,以保证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②研究森林旅游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使社会能够正确认识森林旅游的作用及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扩大森林旅游市场,促进森林旅游的发展。③研究森林旅游与林业发展的关系,摆正森林旅游在林草业发展中的位置,正确发挥森林旅游业在林草业建设中的作用。

森林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①研究森林旅游、森林旅游者、森林旅游业的性质、时代特点、社会属性,森林旅游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森林旅游业发展前景及其与一般旅游业、林业、其他相关行业、社会经济等的关联和相互影响。②研究森林旅游资源及森林旅游产品和市场的开发,包括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调查和评估、旅游区区划、区域森林旅游和森林旅游区的定位、发展战略与布局、景区规划设计、旅游产品策划等。③研究旅游要素在森林旅游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森林旅游区的投入与产出及效益评估,以及森林旅游区规划设计与建设。④研究森林旅游区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旅游区内部运作及其管理规范、旅游区环境保护等。⑤研究国家及社会为发展森林旅游宜采取的重大举措,例如制定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拓宽旅游市场,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区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开发等的政策、法规及措施等。

据世界旅游组织调查预测,现代旅游已出现下述转变:①旅游者由贵族层向平民层发展,即旅游已成为一项大众化活动。②旅游由单一的娱乐向增长知识、锻炼身体、课题研究方面发展,如专题旅游、季节性旅游等。③旅游目标由集中、少数向广阔、分散发展,即由少数城市、古迹景点向广阔、大量分散的野外自然景点发展。④旅游地选择由城市人工环境向自然环境方面转变,如“回归大自然”“绿色觉醒”等口号的提出就反映了这种趋势。⑤由参观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转变,旅游已逐步与度假、体育锻炼、商务会议、科学考察、交友访亲、情侣式旅游等相结合。

森林旅游学重点研究森林旅游者行为及其属性,这一点恰好符合上述转变的要求,因而使森林旅游这种形式的出现与发展成为可能。进一步从社会的角度探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的收入与闲暇时间都得到增长,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到离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环境较远的森林环境中去旅游;人们也有足眵的收入用来支付森林旅游过程中行、住、吃、游、购、娱等各种花费。因此,现代旅游的发展不仅使森林旅游成为可能,而且也使这种旅游形式成为必然。

森林利用的方式按照不同发展层次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①原始全林利用阶段(原始阶段)。大致出现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人们把森林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森林是人类的居住场所,同时是人类食物的来源地。②树干利用阶段(初期阶段)。大致在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以森林作为燃料和建筑材料的来源作为标志。③全树利用阶段(中期阶段)。现代社会形成的森林利用方式,以人们把森林树木用作造纸原料为主要标志。④高级全林利用阶段(高级阶段)。21世纪以来形成的森林高级利用方式,以森林旅游为主要标志。人们对森林及其价值的认识产生了飞跃性变化,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森林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环境,森林环境又是人类进行休息和游憩的理想场所。

森林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森林旅游活动的产生,主要是对森林旅游资源的积极利用,这也必然涉及森林三大效益的发挥。因为,森林旅游的实质是森林旅游者在森林生态环境中,以货币补偿的形式消费森林旅游经营者所提供各种劳务和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对森林旅游者来说,通过这个活动,既可以在紧张繁忙的劳动和工作之余进行积极的休息和娱乐,又可以增长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开阔心胸,扩大见闻,培养情操和气质。对社会来说,既可以扩大人们之间的友好交往,尤其是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又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和货币回笼,积累建设资金;还可以促进与森林旅游有关的民航、交通、文物、商业、美术工艺等各行各业的发展,繁荣社会经济。对生态环境来说,森林旅游的经济收入可以对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补偿,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进而又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效益的增加起促进作用。因此,森林旅游是森林多种效益的综合体现。

  • 董智勇.中国森林旅游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 蒋敏元.森林旅游经济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 吴章文,吴楚材.森林旅游学.2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