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新石器时代考古 . 黄河上游地区

页河子遗址

/Yehezi/
条目作者王晓阳

王晓阳

最后更新 2023-09-21
浏览 181
最后更新 2023-09-21
浏览 18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

英文名称
Yehezi
所处时代
新石器时代
所属文化
仰韶文化、齐家文化
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和平村北侧的渝河二级台地上
第一次发掘时间
1986
保护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间
2013
批次
第七批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和平村北侧的渝河二级台地上。1986年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晚期和齐家文化遗存,2013年考古调查和勘探。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迹仅发现灰坑。出土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的橘红色和橘黄色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和线纹为主,还有少量附加堆纹和磨光陶。彩陶数量较少,以黑彩为主,少量白彩,纹饰以变体鸟纹、弧线纹、弧线三角纹和网格纹为主。器形以盆、钵、罐、瓮(缸)和尖底瓶为主,三足器极少。瓮(缸)和罐的口沿内侧有抹泥加厚的作风,在腹部多饰有鸡冠状耳。还有陶刀、陶纺轮、陶环、陶笄、石纺轮、石斧、骨镞、骨锥、骨针等器物。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及炭化种子,表明当时气候较为温暖,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狩猎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遗址内还发现极少量的仰韶文化早中期彩陶片。

页河子遗址出土彩陶罐(王晓阳 供图)页河子遗址出土彩陶罐(王晓阳 供图)

遗迹有硬土面房址、白灰面残迹及大量灰坑。房址1座,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不规则状圆角长方形,地面平整坚硬。门道位于北墙偏东侧,为长方形斜坡状,长1.1米、宽0.45米。居室东西长2.4米、南北宽2.33米,深0.4米,居室内未发现柱洞。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的橘红色和橘黄色陶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泥质灰陶和夹砂灰褐陶。纹饰以磨光和素面为主,其次为篮纹和麦粒状绳纹,另外还有附加堆纹、刻划纹、方格纹。有极少量彩陶,多为红彩,少量黑彩。以罐类为主,盆、鬲、斝等次之,少量豆、盉、尊、器盖等。罐类包括高领折肩罐、夹砂侈口深腹罐、花边罐、带耳罐等。部分高领折肩罐、高领双耳罐、单耳罐的器身饰有红褐彩或黑彩。此外,还出土有陶纺轮、陶球、陶斝足模型、陶环、陶笄、石刀、石镞、石铲、石斧、石锛、玉璧、骨镞、骨锥、骨针、蚌饰、卜骨等。

  •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隆德县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4):289-294,385.
  •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隆德县文物管理所.宁夏隆德渝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21,(3):3-16.
  •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1997,158-195,502-50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