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民众、利益集团和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对政策执行和结果的抱怨、不满和投诉。非正式评估不是专门进行的,也没有固定化、常规化或制度化,而是带有很强的偶发性和随意性。非正式评估不遵循特定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评估主体和评估形式也不固定,因此非正式评估的类型和形式都较为丰富。无论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还是普通民众,往往想当然地以为政策只要制定和执行了,就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而来自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非正式评估,就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非正式评估作为正式评估的有力补充,为决策者更清晰和真实地理解政策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依据。非正式评估甚至成为触发正式评估的契机,使决策者和执行者不得不正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启动正式评估予以证实。比如,当许多民众对某项政策表示不满,媒体广泛报道该政策存在的问题,就会引起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注意,并可能会迫于压力而启动正式评估。因此,非正式评估不是系统性和正式的政策评估,但是却是重要的政策反馈,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掌握具体信息和情报。更为重要的是,非正式评估有利于弥合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真实的信息可以传递给决策者,并推动政策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