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上皮组织的基本功能是分泌,根据其分泌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类。外分泌腺(如唾液腺、胰腺和汗腺等)具有导管结构,其分泌物通过导管被分泌到体腔(如唾液被分泌入口腔,胰液被分泌入十二指肠)或体外(如汗液被分泌到皮肤外表);而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等)则不形成作为排出分泌物的导管结构,而是直接将其分泌物(激素)释放到细胞外液中,然后经血液循环递送至靶细胞发挥作用,故又被称为无管腺(ductless gland)。在胚胎期,两类分泌腺的细胞都是由原始上皮组织分化形成(见图)。
内分泌腺出现于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内分泌主要以神经分泌活动为基础。脊椎动物内分泌腺的进化与发生来源于神经系统、消化管前部和生肾组织(中胚层)三个方面。起源于神经系统的内分泌腺主要为间脑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上丘脑的松果体,以及源于神经组织的内分泌腺——肾上腺髓质。发生于消化管前部的内分泌腺有:源于口腔顶部的垂体,源于咽部的甲状腺、甲状旁腺、鳃后体和甲状腺C细胞,源于小肠的胰岛、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中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体腔后部生肾组织可分化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等。人的内分泌腺主要有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是经典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们分别通过合成与分泌不同种类的激素调节机体多方面的功能活动。与机体其他器官系统不同的是,组成内分泌系统的内分泌腺散在分布于全身不同部位,各内分泌腺之间并无直接的结构联系,但它们可通过循环血液递送激素而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
各种内分泌腺的组织结构不尽相同,比较典型的有团索状和滤泡状结构。具有团索状结构的内分泌腺最多,如垂体、甲状旁腺、胰岛和肾上腺等;具有滤泡状结构的内分泌腺主要是甲状腺,滤泡腔内可储备大量激素。有的内分泌腺中还有散在分布的一类内分泌细胞,如睾丸的间质细胞、甲状腺中的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等。此外,特定功能器官中的一些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元,胃肠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普通心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它们虽不具有内分泌腺的典型结构,但也能合成与分泌激素,具有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腺都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以便提供合成激素所需的各种原料,也有利于将合成的激素释入循环血液中。如与甲状腺血液循环直接相关的血管有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和粗大的甲状腺下静脉等。安静状态下,每百克甲状腺组织的血流量可达500毫升/分以上,是机体单位重量组织供血量最多的组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