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交联工艺能赋予织物良好的干、湿抗皱性,织物免烫效果好,且耐磨,强力损失较小。潮交联工艺主要用于衬衫面料等薄型高端产品的加工。
潮交联工艺主要有间歇式潮交联工艺、湿蒸连续式潮交联工艺以及连续式潮交联工艺三种加工方式,其中间歇式潮交联工艺应用较为广泛。
①间歇式潮交联工艺。工艺流程:浸轧整理液(轧液率65%~75%)→烘干(80~90℃;含潮率:棉织物为6%~12%,黏纤织物为10%~15%;布温约30℃)→打卷(聚乙烯等薄膜包裹)→转动(室温25~30℃,16~24小时)→水洗→烘干→风格化处理(柔软,预缩)。由于整理剂工作液的酸性较强(pH值1.5~2.5),应选用耐水解的免烫整理剂和耐酸性较好的柔软剂等助剂,还应注意染色织物的色光不受影响。间歇式潮交联工艺流程较长,生产效率偏低。
②湿蒸连续式潮交联工艺。2003年,原上海第二印染厂在自制的湿蒸机上成功开发了湿蒸连续式潮交联免烫整理工艺。其工艺流程为:多浸一轧(轧液率55%~60%)→湿蒸(湿度约37%,130℃,3分钟)→皂煮平洗→烘干→柔软拉幅→防缩。采用快速反应型免烫整理剂及配套催化剂,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免烫效果。
③连续式潮交联工艺。2005年,德国门富士公司推出了Monforts MXL工艺,又称连续式潮交联工艺。工艺流程:浸轧→烘干(110℃,3分钟,含潮率5%~6%,布温约20℃)→水洗→烘干→柔软处理→烘干→轧光→防缩。该工艺在门富士MAX连续潮交联设备上进行,生产易于控制,比较适用于高档纺织品整理,如高档衬衫面料和床上用品等,整理织物手感柔软,免烫效果较好。
上述两种连续式潮交联加工方式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明显高于间歇式潮交联工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