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是北纬31°12′,东经29°15′。位于地中海东南尼罗河入海口的西侧,港口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是埃及和地中海东部的重要海上门户。亚历山大港属于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市,距离埃及首都开罗208千米,是埃及、非洲的重要港口,世界著名海港。
亚历山大港由“T”字形海岬分为两个港区:东港区水浅,仅用于靠泊渔船;西港区为深水良港,全港面积达6平方千米以上,主要用于停靠商船,建有两条防波堤,进港航道宽500米。共有泊位67个,泊位总长10 600米,泊位水深8.5~18.9米。集装箱泊位共7个,其中4个在亚历山大集装箱码头,长732米,水深12.49米;另外3个在埃尔德黑拉港区,长732米,水深14.8米。1974年,建立了港口自由工业区。
亚历山大港历史悠久,公元前332年已有港口航运业务,为亚历山大市和埃及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得亚历山大市的规模和财富曾经仅次于罗马,一度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在古希腊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成为古代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枢纽,曾经被马可·波罗称为“与中国泉州刺桐港齐名的世界大港”。该港经历了古近代战争和变迁,几经衰变,后又复兴发展。
亚历山大港腹地辐射埃及至东地中海地区,是非洲东北部以至非洲工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历山大港是埃及重要的纺织工业、轻工业基地,造船、化肥、炼油等工业相当发达。埃及每年有80%~90%的外贸货物都经亚历山大港中转。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不太大,比较稳定。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曾经达到过世界港口第83位。2017年,居于世界第9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