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 秦汉考古 . 墓葬 . 西汉诸侯王墓

风篷岭汉墓

/Tomb of Han Dynasty at Fengpengling/
条目作者何旭红

何旭红

最后更新 2023-07-17
浏览 180
最后更新 2023-07-17
浏览 18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西汉晚期长沙王王后墓。

英文名称
Tomb of Han Dynasty at Fengpengling
所处时代
西汉
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的西汉长沙王陵陵区内
第一次发掘时间
2006
保护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间
2013
批次
第七批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的西汉长沙王陵陵区内。2006年发掘。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形制为带墓道的竖穴岩坑木椁墓,平面呈“中”字形。墓坑和墓道上部已被破坏。墓道北向,残长11米,底部有三级台阶和二道纵向沟槽。残存墓口长19.3米、宽14.6米、深3.26米。墓坑内葬具由题凑、椁室和套棺组成。题凑由木枋垒叠成墙,1~3层不等,长方形框状。木枋共计111根,单根长0.8~1米、宽高0.2~0.4米,摆放方向不完全一致。椁室位于题凑之内并紧靠题凑,由木枋搭建而成,呈东、中、西三列分布,每列分前、中、后三室,分别象征厅堂、卧室和各类附属用房,每室开1~4门不等。中列后室为棺室所在,正中放置内外两层套棺。出土随葬品有玉璧、石圭、玉衣、金饼、铜鼎、铜钟、铜壶、铜𨱓、铜甑、铜盘、铜灯、铜镜、漆盘、漆耳杯、漆豆、五铢钱等。部分器物漆书或刻写铭文,如漆耳杯外底上朱漆书“长沙王后家杯”、漆盘外底上朱漆书“张姬撈盘”、铜灯座面上刻“铜灯一高二尺重廿二斤七两长沙元年造”铭文等。该墓的葬具反映出西汉晚期黄肠题凑葬制走向衰落。

  •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望城县文物管理局.湖南望城风篷岭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12):21-41,2,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