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羊毛、蚕丝等天然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也应用于维纶、皮革、纸张等材料的着色。
酸性染料是一类结构上带有酸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通常是以磺酸钠盐的形式存在,极个别品种以羧基钠盐的形式存在。这类染料在发展的初期需要在酸性条件下染色,故习惯上将之称为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按化学结构分为偶氮、蒽醌、三芳甲烷、呫吨、吖嗪、硝基亚胺等类型。偶氮染料无论在品种和产量上都占首位,而且以单偶氮类为最多。偶氮染料有黄、橙、红、藏青和黑色等各种颜色,以黄、橙、红色为主。蒽醌染料耐光色牢度较好,色泽也鲜艳,主要是紫、蓝、绿色染料,尤以蓝色为最重要。三芳甲烷染料以艳紫、艳蓝、艳绿为主,色泽特别鲜艳,但耐光色牢度较差。其他类型的染料品种很少。
酸性染料按染色性能可分为强酸性浴染色酸性染料、弱酸性浴染色酸性染料和中性浴染色酸性染料的三类。
①强酸性浴染色酸性染料,简称强酸性染料,又称匀染性酸性染料、非耐缩绒性酸性染料。这类染料结构简单,分子质量小,分子中磺酸基所占比例大,亲水性强,在水溶液中的聚集度低,水溶性好。对羊毛等纤维的亲和力低,移染性好,匀染性很好,需在强酸性浴(pH 2.5~4)中染色才能获得很高的上染率,耐缩绒性不好,湿处理牢度较差,通常适用于染淡中色,主要用于羊毛染色。
②弱酸性浴染色酸性染料,又称半耐缩绒性酸性染料、半匀染性酸性染料。这类染料结构稍复杂,分子质量中等,分子中磺酸基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在水溶液中的聚集度和溶解度中等,对纤维的亲和力较高,移染性和匀染性稍差,湿处理牢度较好,染色常在弱酸性浴(pH 4~5)中进行,可耐轻度缩绒,染色性能介于匀染性酸性染料和耐缩绒性酸性染料之间。
③中性浴染色酸性染料,又称耐缩绒性酸性染料、非匀染性酸性染料。这类染料结构复杂,分子质量大,分子中磺酸基所占比例小,在水溶液中的聚集度高,溶解度欠佳。对羊毛等纤维的亲和力高,移染性和匀染性差,常在近中性浴(pH 6~7)中染色,色泽不够鲜艳,湿处理牢度很好,染色的毛制品经得起洗呢和缩呢处理。
酸性染料是很重要的一类染料,品种很多,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等特点。酸性染料的湿处理牢度和耐光色牢度随品种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结构较简单、含磺酸基较多的染料,湿处理牢度较差。一般中深色都必须经过固色处理,方能达到湿处理牢度的要求。酸性染料染蛋白质和聚酰胺纤维的匀染性和湿处理牢度不完全一样。总体而言,染聚酰胺纤维时匀染性较差,湿处理牢度却较好,染蚕丝时的湿处理牢度比染羊毛时的湿处理牢度差。
酸性染料与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相互作用方式与染液pH值和酸性染料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当染液pH值低于纤维等电点时,酸性染料阴离子被蛋白质和聚酰胺纤维上带正电荷的氨基所吸引,或者说酸性染料主要是借助于离子键的结合而染着于纤维上。当染液pH值高于纤维等电点时,酸性染料主要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形式与纤维结合,并伴有少量的离子键结合。对于疏水性强的酸性染料而言,染料与纤维之间非极性的范德华力对染料的上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强酸性浴、弱酸性浴和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染色时所用匀染剂有所差别。强酸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染色时,采用硫酸钠和氯化钠即能获得较好的缓染和匀染效果;而弱酸性浴和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时,需要选用表面活性剂类型的缓染剂,才能获得较好的缓染和匀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