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统计与核算 . 农业统计

农业统计分析方法

/statistical methods in Agriculture/
条目作者江金启

江金启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50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5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基于农业统计调查数据,对农业领域有关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做出一定结论的途径。

英文名称
statistical methods in Agriculture
所属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农业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指标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统计指数及因素分析法和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等。

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有关的农业统计指标的对比来反映农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

分组分析法。是根据农业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将所研究农业经济现象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的方法。统计分组分析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准和划分各组界限。

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是基于特定农业统计指标的时间数列,在对该指标的发展水平、发展和增长速度展开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将时间数列的总体变化分解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以研究农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为未来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指数及因素分析法。统计指数是用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对比性指标。统计指数的因素分析则是分析经济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综合指数的因素分析可以分析现象总变动中的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的影响。平均指数的因素分析可以分析现象总体平均指标变动受各个因素变动影响的程度。

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特点,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不能直接加总的、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综合,得出概括性结论,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的特征是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它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通过现象的数量表现,对研究对象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 陈珍珍.统计学.6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
  • 吕杰.农业经济统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 斯皮格尔 M R,斯蒂芬斯 L J.统计学.3版.杨纪龙,杜秀丽,姚奕,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