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E玻璃是在普通玻璃表面镀多层由银、铜、锡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系,因其所镀的膜层具有较低的表面辐射率而得名。其表面辐射率在0.15以下,而普通玻璃的表面辐射率则在0.84左右。它对远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比,可以反射大约80%以上的远红外线热辐射,具有良好的阻隔热辐射透过的作用。在夏季可以阻隔物体受太阳照射后发出的二次辐射热,而在冬季可以减少室内的热量向外流失,从而达到隔热保温节能降耗的目的。Low-E玻璃一般都用于制造中空玻璃中,不单片使用,因为在冷天单层玻璃窗的内侧往往会结露,这层薄薄的水膜会使低辐射膜对远红外的反射率降低。根据低辐射镀膜玻璃的性能特点可分为高透型Low-E玻璃、遮阳型Low-E玻璃。
Low-E玻璃的制作工艺分为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和离线低辐射镀膜玻璃两种镀膜工艺。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是在专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工艺完成。在线低辐射玻璃膜层是由三层氧化物组成,第一层为二氧化锡,其主体成分与玻璃成分同样能有效阻止玻璃体内碱金属离子的析出;第二层为氧化物过渡层,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膜层的颜色与太阳光的透过率;第三层为二氧化硅半导体功能膜,该层是低辐射玻璃膜层的主要结构,能够极大地降低玻璃表面的辐射率,一般可使玻璃表面的辐射率控制在0.1以下。离线低辐射镀膜玻璃是将浮法玻璃产品进行切裁、水洗、烘干后送入磁控溅射镀膜机,使浮法玻璃表面被金属氧化物溅射,形成多种膜层组成的复合膜层,其基本结构包括第一层介质膜、功能膜和外层介质膜三部分。第一层介质膜是绝缘层,一般采用锡、钛或锌的氧化物(SnO2、TiO2、ZnOx)或氮化硅(SiNx)等,这层膜主要防止日光中可见光和部分红外线的发射,调节膜系光学性能和颜色,提高功能膜与玻璃表面的附着力。功能膜一般采用正电性金属元素金、银、铜等作为膜材料,银膜的性价比较高,但质软不耐磨,两侧需加保护膜,该层功能膜是长波热能最好的发射体,也是决定低辐射玻璃的透过率和发射率的重要膜层之一,它可以把室内的热量发射回去,还可以减少阳光中有破坏性作用的紫外线进入室内。外层介质膜也是金属氧化物膜或类似绝缘膜,它既是减发射膜,也是一层保护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太阳能光谱中起减发射作用,同时保护功能膜,提高膜系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另外,在银膜与外层介质膜之间通常加入很薄的一层金属或合金膜(如Ti或NiCr等)作为遮蔽层,防止银膜氧化而失去低辐射功能。
Low-E玻璃以其优异的节能环保特性,被誉为21世纪理想的幕墙玻璃材料,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与国外产品相比,中国Low-E玻璃的膜层光学性能、生产工艺、膜层稳定性、耐磨性及牢固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Low-E玻璃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将为实现节能、环保和绿色能源的建筑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