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光学工程 . 材料与器件 . 液晶与液晶显示技术 . 液晶显示技术 . 【液晶平板显示技术】 . 广色域液晶显示技术

广色域液晶显示技术

/wide color gamu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echnology/
条目作者马群刚

马群刚

最后更新 2023-01-13
浏览 130
最后更新 2023-01-13
浏览 13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制造广色域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技术。

英文名称
wide color gamu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echnology
所属学科
光学工程

色彩的表现力、色彩的还原度是液晶显示器颜色表现力的基础要素,而色域是最能体现显示器能力的关键因素。色域,又称为color space,即色彩空间,它代表了显示器(屏)所能显示的色彩范围,通常来说,显示器显示的色彩由红(R)、绿(G)、蓝(B)三基色组成的一个三角区域来表示,色域的广与窄即是覆盖这个三角区域的多与少,简单来说,一款显示器(屏)的色域越广,色彩越艳丽,色彩还原度越高。

另外RGB色域还有着不同的标准,在PC显示器(屏)领域常用的有三种,sRGB、NTSC和Adobe RGB。单从颜色覆盖范围大小上,NTSC大于sRGB,而Adobe RGB又略大于NTSC。严格意义上来说,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标准,之间并不存在换算关系,只不过sRGB的范围较小,而且几乎全部包含在了NTSC范围里,所以才有了100%sRGB≈72%NTSC的换算。Adobe RGB和NTSC的范围大小类似,覆盖的区域有小部分不同,一般情况下NTSC色域高Adobe RGB也不会差,而且Adobe RGB更多的是专业用户才会关注的标准。以NTSC为例,如果严格按照显示器行业标准,达到92%NTSC才能称为专业级广色域显示器。但是在实际中,约定俗成的标准是,达到80%NTSC就能称为广色域了。所以常见的72%NTSC(100%sRGB)显示器(屏)只能说是色彩表现较好的显示器,并未达到广色域的标准。而且以市场情况,72%的NTSC也成为衡量显示器色彩表现好坏的分界线,在台式显示器中,大多数的产品都能达到这个标准,而在笔记本中,还有大批的产品依然是45%NTSC色域的“差屏”。

液晶显示屏的广色域技术主要通过3种方式实现。

通过选择色纯度更高的色层材料,或者增加三原色之外的色层子像素,增加颜色的覆盖范围。

提高背光的纯度,尤其是红绿蓝三个波段。液晶最为主流的方法就是更换LED荧光粉的种类,最新的无机荧光粉能够使LED发出的白光在红绿蓝色彩波段拥有较高纯度,并且在亮度上能够得到大幅提升。使用新一代无机荧光粉的高色域电视,NTSC色域值普遍能够达到90%以上,色彩纯度和能效均有显著提高。

量子点是提升色域最理想的材料,它的发光纯度即高于有机分子又高于无机荧光粉,而且量子点的稳定性与无机荧光粉相当,但加工性能与有机分子相同,所以量子点可以说是兼顾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势。量子点电视通过纯蓝光源的照射,激发薄膜上的量子点晶体,从而释放纯红光和纯绿光,并与剩余的纯蓝光投射到成像系统上面,这样所提供的光线极为纯净,远超LED荧光粉发光原理。

  • 周忠伟,等.液晶显示器广色域技术的研究.发光学报,2015,36(9 ).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