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表现力、色彩的还原度是液晶显示器颜色表现力的基础要素,而色域是最能体现显示器能力的关键因素。色域,又称为color space,即色彩空间,它代表了显示器(屏)所能显示的色彩范围,通常来说,显示器显示的色彩由红(R)、绿(G)、蓝(B)三基色组成的一个三角区域来表示,色域的广与窄即是覆盖这个三角区域的多与少,简单来说,一款显示器(屏)的色域越广,色彩越艳丽,色彩还原度越高。
另外RGB色域还有着不同的标准,在PC显示器(屏)领域常用的有三种,sRGB、NTSC和Adobe RGB。单从颜色覆盖范围大小上,NTSC大于sRGB,而Adobe RGB又略大于NTSC。严格意义上来说,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标准,之间并不存在换算关系,只不过sRGB的范围较小,而且几乎全部包含在了NTSC范围里,所以才有了100%sRGB≈72%NTSC的换算。Adobe RGB和NTSC的范围大小类似,覆盖的区域有小部分不同,一般情况下NTSC色域高Adobe RGB也不会差,而且Adobe RGB更多的是专业用户才会关注的标准。以NTSC为例,如果严格按照显示器行业标准,达到92%NTSC才能称为专业级广色域显示器。但是在实际中,约定俗成的标准是,达到80%NTSC就能称为广色域了。所以常见的72%NTSC(100%sRGB)显示器(屏)只能说是色彩表现较好的显示器,并未达到广色域的标准。而且以市场情况,72%的NTSC也成为衡量显示器色彩表现好坏的分界线,在台式显示器中,大多数的产品都能达到这个标准,而在笔记本中,还有大批的产品依然是45%NTSC色域的“差屏”。
液晶显示屏的广色域技术主要通过3种方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