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年出版。这部作品是在一个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写成。1704年,水手A.赛尔科克[注]因与船长争吵被抛弃在智利海外的一个荒岛上,在那里度过了5年的艰辛生活才被营救回国。笛福从报刊上获悉此事后,亲自采访了这位水手,并立即写出这部小说。小说首次发表时,笛福未署真名,读者都认为是历险者的自述。
小说讲述了鲁滨逊·克鲁索的个人历险故事。鲁滨逊出生在英国约克城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本可以过上父亲期待的悠然幸福的生活,但渴望闯世界的冲动让他离家前往伦敦开创自己的生活。尽管第一次航海就遇上风暴沉船,但鲁滨逊不以为意,继续冒险。在随后几次航行中,他还曾被海盗俘获为奴,后来舍命逃脱。他逐步积累了资金,在巴西开拓了种植园,生活安定富足,但不久后又和朋友一道去几内亚买黑奴。在海上,特大风暴使他们全船覆没,鲁滨逊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流落到一个荒岛上。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同时还拯救了一个野人星期五,赤手空拳地在岛上开创了一个家园。他还教会了星期五说英语,其后来成为鲁滨逊的仆人兼伙伴。又过了一些年,他们和邻居岛屿上的野人部落有了来往,救出了几个被俘的西班牙人。在来到岛上35年后他得救回到英国,但后来他再次踏上冒险的旅途。
尽管《鲁滨逊漂流记》的叙事风格简单,但仍被认为是标志着现实主义小说作为新文类登上文学舞台。学界普遍认为这部作品是英国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笛福随后写出续作《鲁滨逊的更远历险》[注](1719)、《鲁滨逊的沉思集》[注](1720)。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对财富有持续的渴望,对独立人格有不懈的追求,对外部世界充满无尽的好奇,同时谋求自力更生,使物质获得与精神满足达到理想平衡,鲁滨逊也因此被认为是中产阶级的化身。这部作品在英国影响巨大,可与《圣经》媲美。自面世以来,不仅催生了众多仿作,而且被搬上了舞台,改编成电影、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