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茅是草原植被型的最主要的标志植物和优势植物。因此,草原的英语词“steppe”即由针茅的拉丁语“stipa”转化而来,针茅群落几乎与草原成为同义词。针茅草原在欧亚大陆、北美草原与南美草原均有分布,因此,其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被类型,只不过由于针茅属的不同物种而具体划分为不同类型。针茅草原的类型分布及其生态幅度的现象也是草原区气候基本要素——水、热分布的直接反映,因此可以把它用作地区水、热条件的一项重要指标(图1)。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78604,"Name":"生态学"},{"ID":113446,"Name":"植被生态学"},{"ID":113515,"Name":"〔植被类型〕"},{"ID":113598,"Name":"草原"},{"ID":113603,"Name":"干草原"},{"ID":113605,"Name":"针茅草原"}]
. 理学 . 生态学 . 植被生态学 . 〔植被类型〕 . 草原 . 干草原 . 针茅草原针茅草原
/Stipa steppe/
最后更新 2024-06-28
浏览 166次
以多年生旱生丛生禾本科针茅属(Stipa)植物为优势种的草原类型。是温带和高寒带草原植被最主要的成分。
- 英文名称
- Stipa steppe
- 所属学科
- 生态学
针茅草原的植被亚型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主要的植物区系为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克氏针茅(Stipa sareptanavar.krylovii)草原和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草原;荒漠草原主要包括克氏针茅草原、沙生针茅(Stipa caucasicasubsp.glareosa)草原、戈壁针茅(Stipa tianschanicavar.gobica)草原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等。
针茅草原常被作为家畜的放牧场,同时也是较好的天然打草地。但是,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和其他人为活动干扰的加剧,针茅草原的退化情况也愈发严重。所以保护针茅草原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采用合理的放牧制度并严格控制载畜量。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吴征镒.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 刘钟龄.内蒙古的针茅草原.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丛刊,1963,33(1):9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