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态学 . 可持续生态学 . 社会生态学 . 绿色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模式

/green consumption pattern/
条目作者赵斌

赵斌

最后更新 2024-08-28
浏览 154
最后更新 2024-08-28
浏览 15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资源节约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消费活动。

英文名称
green consumption pattern
所属学科
生态学

绿色消费是以崇尚自然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具体而言,它有三层含义:①倡导消费者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②鼓励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适度节制消费。③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更广义的概念上,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以及对生存环境、物种栖息地的保护等,几乎涵盖了生产、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因此,绿色消费同时考虑了消费者权利与环境影响,是实现消费者与自然环境双赢的消费模式。

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历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持续向环境排泄废弃物的过程。然而,地球生态系统能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态系统对废弃物的吸纳和消化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有限的。当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超出这一界限时,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物质生产和能量流动的均衡,进而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模式正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不可持续性危机而提出来的。

消费既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会促进生产,影响交换和分配。人类要摆脱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必须从改变导致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消费模式开始。德国政府1977年推行的“蓝天使环保标章计划”是最早的绿色消费运动,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其他各国的重视。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英国同期掀起的“绿色消费者运动”,号召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优先选购对环境无害的产品,这是一种以消费影响生产的环境保护运动,促使各国意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并推行各种活动积极响应。发展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这种良性循环,又能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改变消费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消费模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技术、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需要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消费的主体,消费者只有建立了绿色消费的观念,才能采取绿色消费的行为。从长远看,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相对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观、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要引导全社会增强绿色消费观念、改善绿色消费预期、优化绿色消费结构,引导全民消费结构向低碳、节能、可回收再利用的方向发展。另外,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绿色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并促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而企业应完善绿色产品营销渠道,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量。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