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 风景园林学 城乡规划学) . 建筑学 . 建筑功能与类型 . 〔交通物流建筑〕 . 物流建筑

藏品技术用房

/collection restoration department/
条目作者崔光海

崔光海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48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4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对藏品和展品进行保护、修复、制作或复制的专设房间。

英文名称
collection restoration department
所属学科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

早期博物馆没有专门的技术用房,随着藏品的增加,对藏品的保护、修理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藏品的保护研究促进了保护技术的发展,1900年在德国柏林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开始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主要的大型博物馆广泛使用化学、生物、物理等现代实验手段建立了各种实验室和修复室。

按不同博物馆的功能类别分为前处理用房,装裱、修复、复制及辅助用房,动植物标本制作室及辅助用房,实验室及辅助用房四部分。

用于对藏品进行清洁、晾晒、干燥、消毒(熏蒸、冷冻、低氧)等前期处理。消毒室是用熏蒸、冷冻、低氧等化学或物理方法对藏品进行杀虫、灭菌的专用房间,熏蒸室是用气化化学药品对藏品进行杀虫、灭菌的消毒室。特大型、大型博物馆应设熏蒸室,中、小型博物馆可设熏蒸柜或熏蒸釜。

书画装裱及修复用房一般包括修复室、装裱间、裱件暂存库、打浆室。修复室、装裱间不应有直接日晒,但采光应充足均匀,应有供吊挂、装裱书画的较大墙面,并宜设空调设备。

实物修复室(图1)是对金石器、漆木器、陶瓷等进行修理、复原所用的房间,要有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设置排气柜和污水处理设施。金石器修复用房包括翻模砂浇铸室、烘烤间等,漆木器修复用房包括家具、漆器修复室、阴干间、晾晒场地等。

图1 实物修复室图1 实物修复室

标本制作室(图2)是自然博物馆技术用房的主体,由解剖室、浸泡室、消毒室、药品器材库及研究工作室等组成,应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易于清洁,房间注意防水和防腐蚀。为适应剥制大型动物标本的需要,剥制室应配备有露天的工作场地。

图2 莫斯科达尔文博物馆动物标本制作车间图2 莫斯科达尔文博物馆动物标本制作车间

实验室(图3)用于对历史文物、艺术珍品等藏品进行科学保护、年代鉴定、真伪鉴别等的实验研究。中国的博物馆通常根据研究的课题建立课题实验室,一般由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组合而成。由于实验的课题不同,工作内容和实验手段各异,所以实验室的建筑要求、房间配备、设备设置等都不完全相同,建筑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适当加以处理。一般实验室均须配备相应的无菌室、药品库、毒品库或易燃易爆品库、实验仪器储藏室等,位置应远离库区。

图3 “文物医生”在实验室测量文物图3 “文物医生”在实验室测量文物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