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莫斯科,卒于波兰华沙。A.K.拉祖莫夫斯基伯爵的私生子。1805~1807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获得哲学和语文学博士学位。曾参加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1813~1816年担任萨克森州俄国总督手下的高级副官,居住在德累斯顿。1816~1822年任职于外国宗教事务部。1822~1825年定居乌克兰北部波格列里茨庄园。1825年被任命为哈尔科夫教育区的督学。1826年成为教育机构组织委员会成员,居住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地,时常出国,1830年退休。
波格列利斯基从少年时代起就接近N.M.卡拉姆津的作家圈,曾把《苦命的丽莎》翻译为德语,还与P.A.维亚泽姆斯基和V.A.茹科夫斯基等人交好。他深受德国作家E.T.A.霍夫曼的影响,起初曾对他进行翻译和模仿。波格列利斯基最重要的文学遗产是他的小说。182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拉费尔托沃女小贩》是俄国文学中首次基于日常生活材料创作的奇幻故事,得到广泛的认可。1828年出版了《双重人,或我在小俄罗斯的夜晚》,收录了《拉费尔托沃女小贩》等故事。作品建立在游戏和文学假托的基础上,作者借用了霍夫曼和其他德国浪漫主义作家的形象和主题,但做了新的诠释,加强了道德训诫性。这种说教倾向也表现在为儿童创作的魔法故事《黑母鸡,或地下人》(1829)中。1830年,在《文学报》上发表了未完成的小说《催眠家》的片段。作家最大型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修道院女学生》(1830~1833),作品融合了准确的日常书写、微妙的心理描绘及感伤和幽默主题,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普遍欢迎。
波格列利斯基是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波格列利斯基对19世纪30~40年代俄国小说的创作,特别是对N.V.果戈理、F.M.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