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植物是草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环境选择与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植物群体,其种类、组成、数量、质量、分布及利用特征等属性决定了草地的性质、用途和经济价值。从草业学科角度理解,草地植物经常指草地中包括草本和木本在内的全部饲用植物,即草地植物与草地饲用植物的含义基本相同。
草地植物
一定地域内自然或栽培形成的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并能为草食动物提供生存条件的植物群落内的植物。
- 英文名称
- pasture plants
- 所属学科
- 草业科学
从经济利用角度,特别是从饲用价值出发,将经济、生态及生物学特性相似的草地植物进行归类,有助于草地类型的划分和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探求能综合反应草地植物自然与经济特点,简明、科学的草地植物生态经济类群划分的方法是中外草地专家的共同努力目标。不同学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法,就其划分原则,可以归纳为两类:①侧重经济价值的划分原则。这一原则侧重于经济价值,第一级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植物的科属成分。苏联草地科学家A.M.德米特里耶夫基于这一原则按植物分类学的科组划分为禾本科草类、豆科草类、杂草类、莎草科草类四大经济类群。该方法因其简单、实用,在草业科学实践中应用较广。②生态-经济划分原则。这一原则将经济评价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强调同一生态经济类群的草地植物不仅具有经济价值的一致性,而且具有生态和地理分布的一致性。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次草地资源调查时,大体根据上述原则将草地植物分为24个类群,并将草地优势植物所属经济类群作为草地组的分类依据。
具有各种经济用途的草地植物的总称。从草业学科角度理解,由于草地的主要用途是饲养家畜,因此草地经济植物是除饲用以外、具有其他经济用途的植物。据统计,中国草地经济植物达7000余种,有开发价值的2000种以上。根据用途不同,草地经济植物可分为以下类群:①食用植物。按食用方式可进一步分为菜蔬植物、果品植物、蜜源植物、饮料植物等。中国草地食用植物初步统计有近2000种,有重要开发价值的1000种以上。②药用植物。按用途及重要性可进一步分为中草药植物、特种药源植物、兽用药植物及农药植物等。中国草地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初步统计多达6000种以上,有重要开发价值的多达千种,其中不乏名贵种类。③工业用植物资源。按其利用的植物体成分可进一步分为纤维植物、鞣料植物、油用植物、糖类植物等。④环境用植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环境植物、环保植物、美化植物、指示植物等。
中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天然草地植物种数估计超过15000种,已有详细研究记载的6700余种。植物区系组成中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例如中国草地饲用植物已知有6352种,其中被子植物有5926种,占总数的93.29%;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及地衣等共计仅有426种,约占总数的6.71%。科属组成中,中国草地植物已知有246科1545属,其中被子植物有177科1391属,分别占总数的71.95%和90.03%。豆科和禾本科是中国草地植物中饲用价值最大、所含物种数最多的两个科,共计2185种,占中国草地饲用植物已知总数的34.40%。菊科和莎草科所含物种数虽然比禾本科和豆科少,但也是物种数超过总数5%的大科之一。从属的角度分析,属内物种数超过总数1%的大属有:豆科的黄芪属、棘豆属和锦鸡儿属,禾本科的早熟禾属和鹅观草属,莎草科的薹草属,杨柳科的柳属,石蒜科的葱属,菊科的蒿属,其中黄芪属所含物种数最多,有276种,占物种总数4.35%。一方面受分布范围广袤和气候环境复杂多样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草地植物地理成分十分复杂,包括泛北极、泛热带、古热带及古地中海区等各种地理成分均有。另一方面,受独特自然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中国草地植物在地理成分又具有热带性质明显、温带成分丰富、中国特有成分多等特点。
草地饲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指草地饲用植物所有物种及其可遗传物质的总和,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半灌木和灌木为主,此外还有少量低等植物和乔木。中国草地饲用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不仅表现在物种数量达15000种以上,而且由于自然及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也十分丰富。中国草地饲用植物种质资源有如下特点:①栽培牧草的野生祖先及近缘野生种分布多。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广泛应用的栽培牧草的野生祖先及近缘野生种,如禾本科的鸭茅属、羊茅属、雀麦属、披碱草属、冰草属、梯牧草属、看麦娘属、鹅观草属、新麦草属、燕麦属、虉草属、孔颖草属、虎尾草属、狗牙根属、马唐属、偃麦草属、落芒草属、黍属、雀稗属、狼尾草属、地毯草、高粱属等,豆科的三叶草属、鸡眼草属、胡枝子属、国皂角属、葛属、山蚂蟥属、链荚豆属、野豌豆属、香豌豆属等不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而且物种数及种内遗传多样性均十分丰富。②特产于中国的珍贵草地饲用植物种类多。由于自然历史条件复杂,中国草地饲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特有成分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占中国草地饲用植物种质资源属总数的7%,有较大饲用价值的约300种。③珍稀濒危种数量较多。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许多草地饲用植物种质资源处于濒危状态。列入首批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29科51种。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列出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草地珍稀濒危饲用植物资源有83种。但实际数据远高于此,例如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灭绝威胁的植物占总数的10%~15%,中国占总数的15%~20%,按此推算,中国实际处于濒危状态的草地饲用植物超800种。
扩展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中国草地资源.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 陈山.中国草地饲用植物资源.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
- 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 徐柱,王照兰,肖海俊.中国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及牧草种子生产.中国草地,2000(1):73-76.
- 吴新宏.中国草地经济植物资源研究及经济类群的划分.中国草地,199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