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莫斯科,卒于基辅(今属乌克兰)。出身贵族家庭,父亲是数学家、少将。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师从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S.E.拉伊奇。1823~1827年在部队服役。1828年通过莫斯科大学考试,同年被分配到外务委员会工作。1836年起成为宫廷侍从和科学院荣誉院士。1855年起担任四等文官。1866年退休后定居基辅,致力于修复和保护当地的东正教圣地,恢复教会传统。
穆拉维约夫从小热爱俄国文学,与作家圈多有来往。他最初的创作接近浪漫主义,182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塔夫里达》。1832年出版《1830年圣地之旅》,给他带来很大的声誉,促使读者开始关注宗教作家。这本书也被同时代的人认为是穆拉维约夫最好的作品,丰富了宗教文学,是“教会小说”的先驱。之后,穆拉维约夫离开了诗歌领域,转向宗教文学和教会研究,写出了诸多关于朝圣、教会历史和神学的著作。1838年,出版《俄罗斯教会史》。前往沃洛格达和别洛泽尔斯克朝圣之后,又创作了《北方的俄罗斯忒拜》(1855)。
穆拉维约夫凭借自己出色的文风成为俄罗斯最早的宗教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当时在上流社会广泛传播,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俄罗斯东部诸民族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生活的宝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