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于青藏高原,包括云南迪庆、四川阿坝及甘孜、甘肃,以及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昌都等地。
首页
[{"ID":42424,"Name":"农学"},{"ID":74950,"Name":"草业科学"},{"ID":203786,"Name":"草地动植物"},{"ID":203787,"Name":"〔草地动物〕"},{"ID":203805,"Name":"草原家养动物"},{"ID":203818,"Name":"藏猪"}]
. 农学 . 草业科学 . 草地动植物 . 〔草地动物〕 . 草原家养动物 . 藏猪藏猪
/Tibetan pig/
最后更新 2025-02-11
浏览 227次
中国高原型地方猪品种。
- 英文名称
- Tibetan pig
- 目
- 偶蹄目
- 亚目
- 猪形亚目
- 科
- 猪科
- 所属学科
- 草业科学
被毛大多为全黑色,少数为不全的“六白”特征,还有少数呈棕色的火毛猪。因长期放牧,拱地觅食,嘴筒直尖。额较窄,额纹不明显。耳小,微竖或向两侧平伸。犬齿发达。体形紧凑,颈肩窄略长,胸较窄,背腰平直,腹紧凑不下垂,臀、大腿较倾斜,欠丰满;体躯前低后高,四肢坚实,极少卧系。由于高寒山区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因而皮肤相对较厚,背毛粗长,绒毛密生;河谷区则皮较薄毛稀短。
母猪4~5月龄进入初情期;公猪2月龄时开始爬跨,3月龄即可配种。经产母猪产仔6~9头。虽然繁殖力低,生长发育缓慢,但能适应恶劣的高寒气候、终年放牧和低劣的饲养管理条件,在海拔2500~3500米的青藏高原半山区,年平均气温7~12℃、冬季最低-15℃、无霜期110~190天、饲料资源缺乏、每天放牧l0小时左右的严酷条件下,藏猪仍能很好地生存下来。这种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是其他猪种所不具备的独特种质特性。
藏猪体形矮小,生长缓慢,猪肉色鲜红,脂肪洁白,肌肉细嫩,品质优良,味道香美,极适合制作烤乳猪和用作加工腊肉。又因长期群聚生活,在一定的小区域内其近交程度较高,在自然选择中淘汰了可能影响种群繁育的遗传致病性基因,保留了纯合度较高的优良基因,在人类医学所用实验动物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