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农学 . 草业科学 . 草地动植物 . 〔草地动物〕 . 草原家养动物 . 鹿

鹿

/deer/
条目作者赵殿陞滚双宝
条目作者赵殿陞

赵殿陞

滚双宝

滚双宝

最后更新 2023-04-14
浏览 460
最后更新 2023-04-14
浏览 46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偶蹄目鹿科反刍动物。

英文名称
deer
偶蹄目
亚目
有角亚目
鹿科
所属学科
草业科学

世界上现存鹿有40多种,其中中国有16种。可产茸的有梅花鹿马鹿水鹿白唇鹿驯鹿坡鹿等,以梅花鹿、马鹿、水鹿数量居多。

中国的梅花鹿分为东北亚种、北方亚种、南方亚种、山西亚种和四川亚种五个亚种。野生梅花鹿现少量分散地分布于皖浙地区、江西彭泽、四川若尔盖、甘肃南部、桂西南区、吉林长白山区、台湾东部山区等。家养的梅花鹿主要为东北梅花鹿,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以及北京、天津、山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和浙江等地。主要品种有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梅花鹿。

梅花鹿为中型鹿。体态俊美。雌雄异形,公鹿长角,母鹿无角。头清秀。耳稍长、直立。眼下有一对泪窝,眶下腺比较发达,呈裂缝状。鼻骨细长。躯干紧凑,四肢匀称、细长。主蹄狭尖,副蹄细小。被毛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毛稀短鲜艳,呈棕黄色或棕红色;冬毛厚密,呈褐色或栗棕色。颈毛发达,背中央有一条2~4厘米宽的棕色或暗褐色背线。夏毛背线两侧有4~6条排列整齐的白色斑点,体侧斑点呈星状散布,冬毛斑点模糊,甚至消失。腹部及四肢内侧被毛颜色较浅,呈灰白色或近于白色。尾短,背面呈黑褐色,尾腹面白色。臀斑白色,呈扇形。成年公鹿体高90~105厘米,体长95~105厘米,体重125~145千克。成年母鹿体高80~95厘米,体长75~90厘米,体重75~85千克。

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完达山脉、老爷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脉等林区和内蒙古东部的阿尔山南麓。主要品种有天山马鹿、东北马鹿、塔里木马鹿和阿勒泰马鹿。

属于大型茸用鹿。雌雄异形,公鹿长角,母鹿无角,成年马鹿成角呈六杈形。肩高背直,体型较大。眶下腺发达,泪窝明显。四肢较长,后肢和蹄较发达。夏毛红棕色或栗色;冬毛厚密,灰褐色。颈部鬣毛较长。有些马鹿有背毛。臀斑夏深冬浅,由棕色变为黄色,界限分明,边缘整齐。尾扁平且短,尾短钝圆,尾毛较短,颜色同臀斑。初生仔鹿躯干两侧有与梅花鹿相似的白色斑点,白斑随仔鹿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消失。鹿茸粗大、茁壮、产量高,价值仅次于梅花鹿。成年公鹿体长125~135厘米,肩高130~140厘米,体重230~320千克。成年母鹿体长118~123厘米,肩高115~130厘米,体重160~200千克。

又称黑鹿。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分为四川亚种、西南亚种、海南亚种和台湾亚种四个亚种。

体型较大,且粗壮,接近马鹿。体毛粗硬,呈黑棕色或栗棕色,颈部有长而蓬松的鬣毛,有黑棕色的背毛。鹿角的枝杈较短,并向外倾斜;眉枝与主干呈锐角,在主干远端分出第二枝;角基部有一圈瘤状突起,周围密生被毛;茸毛较长,颜色发黑。耳大直立。眶下腺发达,眼窝很大。鼻镜为黑色。尾长,密生长而蓬松的黑色长毛,无臀斑。成年公鹿体长130~140厘米,体高120~140厘米,体重200~250千克。母鹿较矮小,成年体重150千克左右。

鹿喜栖息于橡、椴等树种的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的边缘地带和茂密的灌木林或岩石较多的地域。常年以各种植物为食,不仅吃草本植物,而且还能吃木本植物,尤其喜食各种树的嫩枝、嫩叶、嫩皮、果实、种子,还吃地衣苔藓及各种植物的花、果和菜蔬类。喜群聚活动。性情胆怯,反应灵敏。行动敏捷,善奔跑。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较差。

野生梅花鹿性成熟较晚,通常为18~30月龄;驯养的梅花鹿性成熟较早,多为16~18月龄。配种年龄在16~28月龄。9~11月份为发情期,发情旺期在10月。雌鹿有2~3个发情周期。妊娠期约225天。5~7月份产仔,高峰在6月。胎产1~2只,繁殖成活率75%~85%,双胎率3%左右。

马鹿妊娠期为242天±6天。受胎率为66%。产仔率为60%。双胎不超过1%。繁殖成活率约50%。

水鹿性成熟期母鹿18~24月龄,公鹿30~36月龄。妊娠期为240~270天。发情周期18~21天,多在秋季发情。4~5月产仔,每胎产1仔。繁殖力相对较低。但海南及广东的水鹿繁殖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终年呈周期性发情。

鹿食性广、耐粗饲、适应性强。可舍饲、放牧结合饲养。根据鹿的不同品种、年龄、性别、体重及生理阶段所需的营养,可配制不同饲料,以满足鹿的营养需要。鹿属反刍草食家畜,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依据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将营养不足部分以精料补充,定时、定量、定质、定群饲喂,合理搭配饲料,力求饲料多样化。饮水要充足,清洁卫生。鹿场内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

养鹿多以茸用为目的。鹿茸有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益气强志之功效,作为多种中成药的配伍成分,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鹿肉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特点,一直受人们的青睐。鹿皮可用于制作皮夹克、皮鞋、手套、披肩等。此外,中国民间对鹿和鹤有传统的偏爱,并冠以仙鹿、仙鹤之美称。温顺的母鹿和仔鹿、雄伟的带角公鹿、身披花斑的梅花鹿都是动物园和景点吸引观众的重要角色。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