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本州西部兵库县姬路。姬路城所在的姬山古称日女道丘。姬路地区,古代曾建有播磨国的国府,即国分寺,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也是通向畿内、九州、出云地区的交通要道。姬路城最早建成于1346年(正平元年),建城者为赤松则村之子赤松贞范,赤松家没落后便成为家臣小寺和黑田的据点。1577年,羽柴秀吉受命攻打毛利,黑田将姬路城让与秀吉,姬路城上新增三层瞭望楼,成为现在姬路城的前身。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康派女婿池田辉政进驻姬路城,辉政重新设计城堡,于1609年建成。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
姬路城内城边长约90米,外围周长近6千米,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是日本现存最大的城堡建筑群。由一座主楼和三座小塔楼组成,四座城楼互成犄角之势。主体部分是木结构,外围护墙则是砖石砌筑。姬路城的建筑呈三重螺旋形排布,由中心部分的大天守阁(高46.4米)、三座小天守阁(东小天守阁、西小天守阁、乾小天守阁)共83座建筑群连接而成。中曲轮内是城主、家属及侍从的居所,以外则是下层武士、仆人及其他地位较低人员的住处。姬路城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是17世纪早期建筑保存完好的典范,而日本在这个时代的防御建筑技术则达到顶峰,在日本式建筑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防御性建筑的做法,是日本建筑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