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动物均可发病。由进入胸膜腔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也见于某些传染病的过程中。胸壁创伤或穿孔、肋骨骨折、反刍动物创伤性网胃心包炎、食道破裂和胸腔肿瘤等也可引发该病。
临床以胸部疼痛、体温升高和胸部听诊出现摩擦音为特征。
患病初期食欲降低或废绝,体温升高(40℃以上),呼吸迫促,腹式呼吸,脉搏加快,站立时两肘外展。胸部听诊初期、渗出物被吸收的后期均有明显的胸膜摩擦音,渗出期听诊摩擦音消失,可听到拍水音。胸腔积液时,心音减弱。胸壁触诊或叩诊,动物敏感疼痛,甚至发生战栗或呻吟,渗出期叩诊呈水平浊音,小动物水平浊音随体位而改变。
胸腔穿刺可抽出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渗出液浑浊,易凝固,比重在1.018以上,蛋白质40克/升以上;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大量炎性细胞和细菌。血液学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核左移,淋巴细胞比例减少。
X线检查,少量积液时,心膈三角区变钝或消失,密度增高;大量积液时,心脏、后腔静脉被积液阴影淹没,下部呈广泛性浓密阴影。严重病例,上界液平面可达肩端线以上,如体位变化,液平面也随之改变。
腹式呼吸,听诊有胸膜摩擦音,胸壁触诊和叩诊表现疼痛,叩诊水平浊音,穿刺液为渗出液(蛋白多、比重高),结合X线和超声波检查即可诊断。
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加强护理,抗感染,制止渗出、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排除。抗感染,临床上常选用抗生素、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厌氧菌感染用甲硝唑等有较好的效果。制止渗出,可静脉注射5%氯化钙溶液或10%葡萄糖酸钙溶液;利尿剂、强心剂等可促进渗出物吸收和排除。胸腔有大量液体时,穿刺抽出液体并将抗生素直接注入胸腔。化脓性胸膜炎,在穿刺排出积液后,可用0.1%雷佛奴尔溶液、2%~4%硼酸溶液反复冲洗胸腔后直接注入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