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 . 油料作物 . 胡麻

胡麻

最后更新 2023-03-11
浏览 347
最后更新 2023-03-11
浏览 34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亚麻科(Linaceae)亚麻属(Linum)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

拉丁文名称
Linum usitatissimum
亚麻科
亚麻属
所属学科
作物学

亚麻种可分为5个种群,其中栽培亚麻大多属于普通亚麻(L. usitatissimum),野生型亚麻大多属于裂果亚麻(L. crepitans)。

亚麻属中有20多个种分布在北半球(主要在欧洲和亚洲)的整个温带地区,约有50个种分布于美洲。亚麻属分纤维用、油用和油纤兼用三种。前者通称亚麻,后两者一般称胡麻。胡麻适宜在凉爽、湿润的气候生长,以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为主要产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山西和河北等高寒干旱地区。

大多数人认为亚麻起源于靠近印度的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贸易路线通过印度河流域连接印度和中东地区,将亚麻带到中东。中国胡麻栽培开始于西汉的汉武帝时期,在中国的西北、华北等地区大面积种植,这些地区栽培的胡麻以油用为主,胡麻油主要作为当地的食用油来源,其茎秆纤维也可以被用于纺织或制作绳子等。已经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证实,白亚麻(Pale flax,Linum bienne)为栽培亚麻的祖先。

胡麻株高40~80厘米,工艺长度25~45厘米。单株结蒴果数多达100个以上。

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细长略呈波状,入土较深,可达100厘米以上。茎细软而柔韧,呈圆柱形,生长后期茎的下部呈木质化,比较粗硬,向上则渐渐细软,富有弹性,蒴果成熟前,茎呈浅绿色,表面光滑,表皮外附有角质层和白色蜡粉。

种子萌发、幼苗出土时展开的是1对子叶,见到阳光后呈现为绿色,形状为圆卵形或长卵形,是识别不同胡麻品种的特征之一。胡麻真叶狭小细长,形状因着生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茎下部叶片较小呈匙形,中部的叶片较大,呈纺锤形,上部的叶片呈披针形,全缘、无叶柄和托叶,叶色呈绿色或深绿色,叶面覆有蜡质。

花为聚伞形花序,着生于主枝和自叶腋生出的分枝顶端;萼片5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瓣5片,倒卵形,各花瓣下部连成一体,呈漏斗状;花色多为蓝色、浅蓝、紫色和白色,也有红色、淡红色或黄色的;雄蕊5枚,花丝基部合生;退化雌蕊5枚,钻状;花柱5枚,分离,柱头比花柱微粗,细线状或棒状,长于或几等于雄蕊。子房分割成5室,每室藏有胚珠2个,每个胚珠授粉后发育成1粒种子。胡麻单株结蒴果数多达100个以上,蒴果顶端稍尖,如桃形,直径5~10毫米;未成熟为绿色,成熟的果实是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呈扁平卵形,颜色有白、黄、棕、褐、暗褐、红褐、黄褐、浅红褐、深褐等色。每粒种子长4~6毫米,宽2~3毫米,厚1毫米左右。胡麻籽粒(种子)千粒重为3~12克。

图1 胡麻图1 胡麻

具有抗旱耐瘠、节水节肥、病虫害少等特性。

胡麻是自花授粉作物。开花前一天下午,萼片上面略微外露的花瓣排列成狭长的圆锥形,且有轻度倾斜。经过夜间慢慢地伸展,黎明时可以观察到圆锥形的花苞比前一天有所膨大。天气晴朗时,太阳升起后约30分钟花充分开放,开花后约20分钟花药开裂,在近中午时花瓣脱落。花柱接收花粉的能力大约能持续两天,一般从花药开裂的前一天一直到花粉散后的第二天早晨都有接受花粉的能力,但是,花粉从花药开裂到花瓣脱落后就已丧失活力,仅仅能存活几个小时。有时花药开裂时花常呈半开放状态,环绕在柱头周围的花药是等长的,并与柱头相分离。当花开放时,花药聚集在柱头上形成帽状,受粉后几小时就受精。胡麻受粉后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后子房逐渐膨大并发育成蒴果。

不同生态区推行不同类型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在高寒山区种植胡麻,前茬收获后立即进行秋季深耕蓄墒,要求深度10~15厘米,以蓄水保墒,实现秋水春用。早春土壤表层解冻时进行顶凌耙耱保墒,做到细、碎、平、松,以利出苗保苗,获得高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前茬收获后立即进行夏季或秋季深耕纳墒,早春进行顶凌耙耱,可使土壤耕层保存较多的返浆水。若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川塬、梯田、沟坝地及缓坡地(15°以下),以小麦、马铃薯、玉米茬口为佳。

除草:胡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看麦娘、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异型莎草、褐穗莎草和香附子等莎草科杂草,鸭跖草等鸭跖草科杂草,藜、艾蒿、反枝苋等阔叶杂草类等。一般采用中耕除草或喷洒除草剂除草的方式。

施肥:胡麻栽培施肥应以基肥为主。旱地胡麻一般在施农家肥3万~4.5万千克/公顷的基础上,再施尿素15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二铵常作为种肥与胡麻种子混合播下,施肥量约60千克/公顷。生育期可追肥1~2次,一般施硝酸铵75~150千克/公顷。在胡麻现蕾至开花期,可叶面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1.5~3千克/公顷。也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胡麻目标产量制定施肥配方,有针对性地指导胡麻施肥。

灌溉:胡麻需水的高峰期在快速生长期,此时应灌头水。孕蕾期再灌第二水,灌浆期可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决定是否再灌第三水。在胡麻整个全生育期,一般灌2~3次水即可。

胡麻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白粉病、派斯莫病等;主要害虫有胡麻蚜虫、蓟马等。胡麻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有:①选育、选用抗病、抗虫品种。②合理轮作倒茬。轮作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为宜。③及时清除田间染病植株。④色板诱蚜等物理防治。⑤化学农药防治。

采收:生产上一般当胡麻进入黄熟期,即上部叶片黄萎,下部叶片脱落,茎秆和75%蒴果变黄,种子变硬即可收获。

加工:在中国,胡麻籽加工主要是压榨制取胡麻油(胡麻籽油),副产品是胡麻饼粕。以胡麻籽进入榨油机的温度不同,分为热榨和冷榨,热榨油通常在产品标示上标注“压榨油”,而冷榨油产品标示上标注为“冷榨胡麻油”。此外,还有一些小产量的加工产品,如胡麻油胶丸、天然植物胶亚麻胶、胡麻木酚素等。

图2 胡麻采收图2 胡麻采收

胡麻籽含有多种优质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如α-亚麻酸、亚麻胶、木酚素、膳食纤维、阿魏酸和香豆酸等。α-亚麻酸属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胡麻油中α-亚麻酸占到其总脂肪含量的50%左右,是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油料作物。胡麻籽中含有2%~10%的亚麻胶,其主要存在于胡麻籽表皮当中,占胡麻籽皮质量的20%以上,是一种天然的亲水性胶体,是其他食用油料所不具备的。胡麻籽中含有丰富的木酚素类物质,胡麻木酚素结构与人体雌激素十分相似,胡麻木酚素类物质被认为是对人类非常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又称植物雌激素,在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谢亚萍,牛俊义.胡麻生长发育与氮营养规律.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 RÖBBELEN G, DOWNEY R K, ASHRI A, et al.世界油料作物.孙万仓,等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