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直接利用滩涂进行养殖的,以贝类(如蛤类、牡蛎、泥蚶、缢蛏等)、海藻类(如紫菜)为主;经整治或改造后建成潮差式、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的鱼塭(亦称鱼港)进行养殖的,以鱼(如鲻鱼、梭鱼、鲷鱼、石斑鱼、遮目鱼等)、虾类(如对虾)居多;经筑坝围网形成的低坝高网进行养殖的,以对虾、青蟹或梭子蟹、缢蛏或泥蚶等贝类混养居多。养殖苗种的来源有天然苗、海区人工采苗及工厂化育苗。
人工控制放养密度、人工施肥、投喂饵料,并且采用寄肥、育肥、催肥和人工越冬等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养殖方式有多品种混养、轮养和间养。放养品种以当地原生品种为主。滩涂生态养殖成本低,能充分利用海洋养殖资源,但需根据养殖容量控制养殖密度,推进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滩涂养殖区的监测和管理,以保证滩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养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