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海南岛各水系。
斑鳢
硬骨鱼纲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一种。又称黑鱼、斑鱼、生鱼等。
- 英文名称
- blotched snakehead
- 原语种名称
- Channa maculata
- 又称
- 黑鱼、斑鱼、生鱼等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鲈形目
- 亚目
- 攀鲈亚目
- 科
- 鳢科
- 属
- 鳢属
- 所属学科
- 渔业
体前端圆筒形,背、腹缘较为平直,尾柄较粗短(见图)。头大而宽钝,有黏液孔。眼在头的前半部。后鼻孔圆形。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及下颌前方有绒毛状齿带;下颌两侧齿尖锐,强大,犬齿状;犁骨有1枚锥形弯曲大齿;腭骨有尖齿1行。舌端尖形。鳃孔中等大。鳃耙为有纵生毛状细齿的结节。头、体均被中等大圆鳞,头部鳞片呈骨片状。侧线自鳃孔上角向后延至臀鳍起点上方中断,急骤下弯,折下1~2枚鳞片宽,向后沿体中部伸达尾鳍基。
背鳍1个,起点在腹鳍基部上方,后部鳍条伸达尾鳍基部。胸鳍、腹鳍灰色,腹鳍短小,近胸位,起点在胸鳍中部下方,左右腹鳍互相靠近,后端不伸达肛门。头背面两眼间有1条黑色横带,其后有2个“八”字形斑纹,近似呈“一八八”字样;自吻端到鳃盖骨后部、自眼后到胸鳍基部及自眼到上颌中部和上颌骨末端各有1黑色纵带;背部有1纵行黑斑,体侧有2纵行黑斑。
常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草丛生和淤泥地质的河沟及池塘中。凶猛肉食性鱼类,常潜伏于水草及水底袭击小鱼、虾类,人工养殖时可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应能力强,在缺氧或离开水时能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呼吸,存活相当长时间。不耐寒,水温低于4℃时会被冻伤或死亡。斑鳢的生长速度较快。最大个体体重达5千克以上。生存水温6~40℃,最适水温20~28℃。当温度升高或降低,则生长速度减慢,11月份以后,当水温降低至15℃以下时,斑鳢几乎不摄食,基本停止生长。冬季低温期间,完全停止生长,多潜入洞穴或钻入泥层中过冬。2+龄前,为斑鳢体长加速生长阶段;2龄后,体长增长减慢,体重增长较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鱼体生长更加快速。斑鳢性成熟年龄为1+龄,250克雌鱼怀卵量0.5万~0.8万粒。繁殖季节为4~7月。繁殖时雌、雄亲鱼按1︰1配对,选择具水草丛生沿岸水体以水草构筑鱼巢。卵为浮性,淡黄色,卵黄囊具油球,卵直径2毫米左右。水温28℃条件下,约24小时孵化出苗,卵黄囊吸收完毕后下沉游泳并开始摄食浮游动物。亲鱼具有护幼习性。
斑鳢曾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淡水名优养殖鱼类之一,但个体小、生长优势不明显,大部分已被杂交鳢取代,斑鳢养殖作为杂交种的亲本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