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区域为中国华南地区的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有河流注入的内湾咸淡水水域。
首页
[{"ID":42424,"Name":"农学"},{"ID":72095,"Name":"渔业"},{"ID":73059,"Name":"水产养殖"},{"ID":73710,"Name":"[水产养殖种类]"},{"ID":73800,"Name":"海水养殖种类"},{"ID":224790,"Name":"[海水养殖双壳类]"}]
. 农学 . 渔业 .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种类] . 海水养殖种类 . [海水养殖双壳类]香港牡蛎
/Hong Kong oyster/
最后更新 2024-11-20
浏览 363次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珍珠贝目(Pterioida)牡蛎科(Ostreedae)巨蛎属(Crassostrea)一种。邻接性雌雄同体(即生活史中存在性转变现象,先雄后雌)贝类。
- 英文名称
- Hong Kong oyster
- 拉丁文名称
- 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
- 门
- 软体动物门
- 纲
- 双壳纲
- 目
- 珍珠贝目
- 科
- 牡蛎科
- 属
- 巨蛎属
- 所属学科
- 渔业
壳大而厚,两壳不等,左壳厚大,表面凸出,右壳扁平。壳表淡紫色,壳内白色,内凹陷浅,韧带槽长,牛角状,韧带紫黑色,闭壳肌痕位于中部背侧,颜色与形态多变。
香港牡蛎喜风浪较小、营养丰富且有一定淡水注入的港湾;对底质无明显选择性,通常认为泥沙底为最好;耐受水温3~35℃,最适生长温度18~28℃;耐受盐度5‰~33‰,最适盐度10‰~28‰;最喜水深低潮线以下2~8米。香港牡蛎为滤食性动物,其摄食量与滤水速度有关。主要食物为有机碎屑、悬浮在海水中的微型颗粒和浮游生物,如硅藻类、球藻类等。固着变态后,终生营固着生活。
该牡蛎在中国华南沿海养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个养殖周期长2~4年,通常为3年左右;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规避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要求,养殖周期有逐渐缩短的趋势。香港牡蛎养殖特点主要有3点:①一龄贝多以壳生长为主,二龄贝软体部与贝壳并重生长;②若长期生长于盐度偏高水域(高于28‰)或偏低水域(低于3‰)会导致规模性死亡,因此养殖过程中常需配合多次迁移转场(见香港牡蛎养殖);③该种类性成熟季节常分批多次产卵,配子质量随产卵批次有递减的趋势(见香港牡蛎苗种繁育)。香港牡蛎的人工繁殖技术已完全突破障碍,逐步达到稳定规模化苗种生产水平。
扩展阅读
- 王海艳,郭希明,刘晓,等.中国近海“近江牡蛎”的分类和订名.海洋科学,2007,31(9):85-86.
- LAM K,MORTON B.M itochondrial DNA and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Crassostrea (Bivalvia:Ostreidae) cultured for centur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Hong Kong,China.Aqua,2003,22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