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巴苏托兰(今科嘉尼)。5岁时随信仰基督教的父母搬迁到南部古莫古芒山谷。年少时是个刻苦、沉默、观察力敏锐的孩子。起先在圣经学校上学,后就读于莫里加师范学院。在大学中成绩优异,1899年毕业后最初从事教师职业,后来回到莫里加的塞索托书库工作。那段时间,他读遍了书库中的所有书籍(大多数是宗教类书籍,一部分为英文作品),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第一部长篇小说为《东方旅行者》(1907)。有学者认为,这部作品带有一些J.班扬的《天路历程》(1678)的影子。小说以白人入侵前的巴苏陀兰为背景,围绕主人公费吉西的活动展开。费吉西是一位家教严格、心地善良的年轻人,他经常对人性的恶表示恐惧,对大自然的奥秘表示困惑。因此他踏上旅途寻找这一切的主宰——上帝。直到他遇见三位白人兄弟,他们领费吉西到牧师跟前解答心中所惑。最后,费吉西在教堂的圣坛之上见到上帝,他渴望追随上帝的要求得到应允后,便满足地死去。虽然这是一部道德说教小说,但莫福洛以其纯正而精湛的塞索托语为读者展示了巴苏陀兰的习俗和传统。《东方旅行者》被认为是南部非洲正式出版的第一部黑人长篇小说。
1910年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皮特森村》,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美好而简单的爱情故事,字里行间充斥着一个在古莫古芒山谷长大的小男孩的记忆。作品反映了莫福洛的老师E.塞戈伊特对他产生的深远影响。小说的两位主人公阿尔弗雷德和阿里娅循规蹈矩、温和克制,因此他们的婚姻美满而稳固。与此同时,作者也描写了其他黑人基督徒的虚伪行为,以此形成鲜明对比。《皮特森村》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莫福洛因此名声大振,读者们开始焦急地等待他的下一部作品,而《恰卡》(1925)应运而生。
《恰卡》讲述了祖鲁族领袖恰卡征战四方,建立祖鲁王国的历史故事。作品本身有着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色彩。由于这部作品长期受教会冷落,直到1925年才经过删减出版(两个英文版本分别出版于1931、1981年)。这部非洲神话不仅呈现了伟大祖鲁王功勋卓著的一生,也是莫福洛对人类不加节制的激情和难以克制的野心展开的一场心理学研究。恰卡在习惯于权力和欲望的满足后,再也无法控制对血腥和暴力的追寻,借助巫医的神秘力量为所欲为。当人格彻底毁灭时,惩罚是必然的。恰卡最终被同父异母的兄弟暗杀,其伟大的一生自此落下帷幕。《恰卡》出版后便很快成为畅销书,被译为多国文字出版。莫福洛在完成这部小说后,便停止写作,开始经商。无论从他本人一生展现的德行,还是他在小说中试图传达的道义,都可以看出新旧价值观交替时期的南部非洲现实。莫福洛是莱索托的代表作家,他用才华向世界展示了一位非洲人可以走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