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中国民族语言 . 汉藏语系 . 藏缅语族

藏缅语族

/Tibeto-Burman group/
条目作者孙宏开

孙宏开

最后更新 2024-05-18
浏览 458
最后更新 2024-05-18
浏览 45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汉藏语系中的一个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泰国、老挝、孟加拉国、越南等10个国家。约有300多种语言。使用人口6000多万。

英文名称
Tibeto-Burman group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民族学

藏缅语族分10个语支,分述于下。

①藏语支。又分南支和北支。南支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包括塔芒语、嘎尔语、古戎语、唐米语、塔卡里语、马囊语、塔克巴语、尼瓦尔语、胡姆拉、喀瑙里语。北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不丹、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包括藏语、门巴语、仓洛语、白马语等。

②喜马拉雅语支。又分西支、中支和东支。西支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内部包括2个语组,即基兰提语组,包括巴兴语、哈尤语、阿特帕尔语、班塔瓦语、贝勒尔语、灿姆灵语、期灵语、杜米语、卡灵语、库龙语、林布语、纳车棱语、孙瓦尔语松瓦尔语、土龙语、乌姆布尔语、雅卡语、延埔语、普马语、梯龙语、瓦灵语;彻旁语组,包括彻旁语、迪马尔语、马加尔语、卡姆、库孙达语、雷机语等。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不丹和印度,分为3个语组,即塔尼语组,包括博嘎尔语、崩尼语、噶龙语、米兴语、阿巴塔尼语、尼西语、纳语、雅卡语;雷布查语组,仅有雷布查一种语言,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锡金邦和不丹;苏龙语组,包括苏龙语、布根语和阿嘎语。东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接壤地区,主要有格曼语、达让语、义都语、帕达姆语、巴里波语、米朗语、巴昔语、民雍语、西蒙语、卡尔喀语、嘎罗语、布阳西语等。以上两个语支又可以合称为藏-喜马拉雅语群。

③那嘎-波多语支。这个语支大体可以分为3个语组。即那嘎语组、波多语组和嘎若语组。那嘎语组主要分布在印度和缅甸接壤的那嘎山区,据说有50~60种差异很大的语言,主要是阿沃语、昌语、匹根语、克扎语、麻斡语、仁玛语、颇姆语、喀然姆语、绰特语、尹普依语、唐库尔语、弯绰语、孔雅克语、诺克特语、罗塔语、色玛语、塔绕语、英楚汝语、梁迈语、玛灵语、坡楚里语、桑塔木语、绰克里语等。波多语组主要分布在不丹南部印度的山区和丘陵地带,主要有波多语、梅赫语、迪马萨语、梯瓦语、特里普拉语、腊龙嘎语、帕尔亚语、刀里语、喀查里语、萨雅龙语等。嘎若语组主要分布在印度西隆以西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约有10万人分布在孟加拉国,它的北部是波多语组分布区。其主要语言有嘎若语、阿同语、廓克博若克语、热坝语、日央语、鲁嘎语等。

④库基-钦语支。主要分布在那嘎山区的西南部,语支内部语言情况复杂,内部差异比较大。境外学术界有将这个语支与那嘎-波多语支放在一起,成立那嘎-波多-钦语支的意见。这个语支大体可以分为两个语组:即库基语组和钦语组。库基语组的语言有库基语、日莫语、荷马尔语、卡尔比语(又称米基尔语)、艾莫尔语、廓姆语、岗特语、拉姆康语、奇如语、别特语等。钦语组的语言有近20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和缅甸,孟加拉国也有少量分布,主要语言有铁定语、塔多语、哈卡语、库米语、派特语、马图语、费拉姆语、包木语、达艾语、阿硕语、钦奔语、玛若语、森唐语、涛尔语、佐通语、西殷语、目若语、沈杜语等。

⑤米佐语支。主要分布在印度那嘎山区的南面,缅甸、孟加拉等国也有少量分布。主要语言有米佐语(又称卢舍依语)、扎毫语、潘库语、卡多语、杜连语等。

以上3个语支可以构成一个语群,通常称那嘎-波多-钦语群,语言的数量据说有100多种。在这一地区,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藏缅语族语言,如美忒语,主要分布在印度和缅甸,有100多万人使用。此外还有一个语言,学术界称为察克语,有数万人使用,在缅甸、印度和孟加拉国都有分布,也是藏缅语族语言,但是应该归属于哪个语支,尚待进一步研究。

⑥克伦语支。克伦在缅甸是一个大族,在泰国也有一定分布。大体分为两组,一组称为斯高语组(又称红克伦语),另一组称帕沃语组。斯高语组的语言有斯高语、印保语、布里克语、印塔尔语、帕库语、拉赫塔语、格阔语、补伟语、葛巴语、马努玛瑙语、喀燕语、喀亚赫语。帕沃语组的语言有帕沃语和普沃语。克伦人还使用一种语言称扎延语,约一万人使用,与上两个语组的语言差别都很大,暂时无法归入上面两个语组。

⑦缅语支。是藏缅语族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个语支,主要分布在缅甸、中国、印度和泰国。大体分东、西两个语组,即缅语组和阿昌语组,使用人口约3400万。缅语组的主要语言有缅甸语,大体可以分为8个方言,即仰光、丹老、土瓦、约、若开、东友、茵达和德努;这个语组可能还有赫捧语、阿拉坎语、饶尔特语、赫让阔尔语等。阿昌语组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有阿昌语、载瓦语、勒期语、浪速语、波拉语、仙岛语等。

⑧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使用人口仅次于缅语支,约2300万左右。大体可以分为3个语组,即中央组、东部组和西部-北部组。中央组的语言比较多,包括彝语、哈尼语、傈僳语、拉祜语、基诺语、怒苏语、柔若语、桑孔语等。东部组主要是土家语和白语。白语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很深,有些人把它分在汉语族的系统里,也有人把它放在藏缅语族里,但单独成为一支。西部-北部组的语言有毕苏语、普诺依语、老庞语、纳西语。学术界通常把彝语支和缅语支合并为一个语言集团通称为彝缅语支。

⑨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印度也有少量分布。基本上可以分为2组,即景颇语组和独龙语组。景颇语组的语言主要包括景颇语、科赫语、扎克灵语、塔满语等。景颇语组的语言有人主张与那嘎-波多-钦放在一个语群里,但是缺乏深入的论证。独龙语组包括独龙语、阿侬语、日旺语。境外的学者常常把这个语组称为怒语组,这是一个误解。

⑩羌语支。包括10多种类型差异很大的语言和文献语言西夏语。羌语支可以分为南支和北支。北支的语言有羌语、尔龚语、拉乌戎语、嘉戎语、普米语、木雅语、扎坝语、却域语等。南支的语言有尔苏语、纳木依语、史兴语、贵琼语等。此外还有一个文献语言西夏语,其特点在南支与北支之间。

藏缅语族的语音特点:①单辅音塞音系统分双唇、软腭、硬腭3套,部分语言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认为是原始藏缅语族的遗存。②塞擦音较丰富,多的语言有4套,个别语言有5套。③大多数语言结尾辅音有-p、-t、-k、-m、-n、-ŋ,其中彝语支和羌语支已基本上脱落。④部分彝语支、缅语支、景颇语支和羌语支语言元音分松紧。⑤声调相对比较少。多的有6个,少的2个,通常4个左右,少数语言或方言没有声调,如博嘎尔语、嘉戎语、尔龚语、藏语安多方言、羌语北部方言以及喜马拉雅南麓的一些语言。声调的产生和分化与复辅音的简化和消失、声母的清浊消失、韵尾变化等有密切的关系。⑥部分语言有丰富的复辅音声母。如拉乌戎语有近400个复辅音,尔龚语有200多个复辅音,嘉戎语有198个复辅音,羌语有71个复辅音。其结构不仅有二合,还有三合,个别语言有4合的。二合复辅音由基本辅音加前置辅音或后置辅音构成;三合复辅音往往既带前置辅音,又带后置辅音。一些彝语支语言无复辅音。⑦复元音不多。多数语言只有少量以[i][u]为介音组成的后响二合元音,三合元音极少。彝语支语言多数只有单元音,无复元音。⑧沿喜马拉雅山脉分布的一些语言有弱化音节,如那嘎波多语支、景颇语支以及喜马拉雅部分语言都有丰富的弱化音节。这种语音现象往往出现在多音节词的第一音节,读音轻而弱。

藏缅语族的语法特点:①以虚词和词序为主要语法手段。有数量不等的形态变化,有的语言形态变化非常丰富。如喜马拉雅中支、库基-钦语支、景颇语支和羌语支的一些语言。这些语言里词缀、重叠和屈折形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②基本语序是SOV,只有克伦语支和彝语支的白语是SVO。名词、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形容词和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后;数量词组作状语时在中心语前。③形态丰富的语言动词有人称、数、时、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加词缀、语音交替、重叠等手段表达。人称范畴的附加成分是由人称代词缩减或音变而成。态分自动态和使动态,有分析式和屈折式两种。屈折式以语音交替为常见,除清浊交替外还有送气和不送气、松紧元音、不同声调、单复辅音交替等形式。有的语言用前缀表示使动。如藏语支、景颇语支、羌语支、库基-钦语支、部分喜马拉雅语支。④一些语言的人称代词有格的语法范畴。分主格、宾格、领格3种,多出现在单数上,往往由元音、声调或声母等语音变化表示。⑤量词发展不平衡,有些语言(如彝语支、缅语支、羌语支)量词比较丰富,数词必须同量词结合后才能修饰名词,量词和数词结合的词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而有些语言如藏语支、喜马拉雅语支、那嘎波多语支、库基-钦语支以及部分景颇语支语言量词较少,与数词结合的词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并且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动量词较少。量词大多来自名词、动词。⑥有丰富的结构助词,表示施动、受动、领属、处所、比较、从由等语法关系。有的句子成分可以借助结构助词改变语序,如带结构助词的宾语可提到主语前。

藏缅语族的词汇特点:①各语支和语言之间有数量不等的同源词。②词的结构以单音节词和以单音节词组成的合成词为主,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③大量使用重叠形式构词,有丰富的四音联绵词,表示不同的词义和感情色彩,联绵词中的二、四音节还有双声、叠韵现象。④构词方式分派生和合成,以合成为主,分并列、偏正、支配、表述、补充等多种形式。

  • 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中国的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 孙宏开.藏缅语族//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