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以前将织物在日光下晒,以使它变白。自从1774年C.W.舍勒发现氯气、1785年C.-L.贝托莱证明氯的漂白性能后,大都采用化学方法漂白。
常用的漂白剂,除氯气外还有漂白粉、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液(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的水溶液)、过氧化氢、二氧化硫等。漂白粉和漂粉精因其中的次氯酸钙含99%有效氯而具有漂白性能。过氧化氢主要靠其氧化性漂白。二氧化硫主要靠其还原性漂白,但是漂后的白色不够稳定,容易泛黄。
消除纤维、织物、纸浆等材料的颜色,以提高其白度。通常是氧化作用,有时是还原等其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