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设计学 . 服装服饰设计 . 服装 . 〔服装基础〕 . 服装属性

服装的标识性

/identity property of clothing/
条目作者李敏

李敏

最后更新 2024-09-20
浏览 187
最后更新 2024-09-20
浏览 18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通过服装的穿着来表明穿着者的身份或从事的工作性质,同时起到表征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英文名称
identity property of clothing
所属学科
设计学

服装的标识性作用主要体现服装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服装的职业性、服装的民族性、服装的社会适应性。

服装经历几千年的历史,跨越不同的历史阶段,承载着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如中国古代历次改朝换代,首先重整服装以表示本朝与前朝的区别。社会变革期间,服装的变化体现了新旧观念的冲突,它常常作为新概念的象征而出现,用来充当新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标志。服装反映社会发展阶段中每一时期的社会价值、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服装的标识性还标志着担负某种社会职能的作用。职业服反映了人们所从事的不同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如军服、警察服、铁道服、消防服、护士服等,从而达到方便识别,提高效率,增强团结,增添庄重感、威严感的作用。

服装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水平,也可以反映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性格和爱好。

服装标识性能区分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爱好等,根据不同时代潮流和社会性质,不同服装适应不同社会人群的穿着特征,这便是服装的社会适应性。服装根据生理特点可分为男装、女装和童装三大类;适应年龄层次可分为老年、中年、青年装等。

服装可以通过色彩、纹样以及品类来体现其标识性。

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受和联想使得色彩具有某些象征意义,由此可以表征穿着者的身份、情绪、修养等特征。时代性的社会群体对于色彩的表征有一定的一致性和认同感,如红色会带给人兴奋、刺激、温暖、欢乐的感觉,通常被作为喜庆、胜利的装饰用色。

利用纹样来展现美、情绪、国家文化、职位的现象也非常常见。如中国服饰纹样以造型典雅、寓意深远而闻名。服装的图案设计也会通过某个年代的某种特定符号进行赞美、宣扬或批判,代表某种大众文化形态。

  • 邢声远.服装基础知识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 包昌法.服装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 刘晓刚.服装学概论.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 乔洪.服装导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