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传播学 . 媒介史 . 印制媒介 . 【声像印制】

画报

/pictorial/
条目作者郭恩强

郭恩强

最后更新 2024-04-03
浏览 367
最后更新 2024-04-03
浏览 36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以刊载摄影图片、绘画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定期出版,面向公众公开发售的报刊杂志。

英文名称
pictorial
所属学科
传播学

画报有书本型和单页型两种。单页型画报有独立出版的,也有附于报纸作为副刊、特刊出版的。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以及1843年法国《插图报》是世界上最早以图画内容为主的周报。中国画报有100多年的历史,1877年创刊的《寰瀛画报》是中国画报之始。

画报内容与形式的改变,在东西方世界的流行,暗含了技术逻辑的强力渗透。如此前盛行于中国的文人画,强调运笔的技巧而轻视逼真,这种画风使公众无法从绘画中获取可靠信息,但19世纪末中国石版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发展,淘汰了传统中国木版印刷,使大量印刷纹理细致的图像成为可能,便于营造西方透视感的效果(如古典画报时期的《点石斋画报》)。摄影术广泛应用后,具有铜锌版印刷的技术优势,能将新闻照片直接印制在画报上,相比此前的手绘新闻画和石印技术,摄影画报形象更生动,确证性也更强(如摄影画报时期的《良友》)。在欧美,1880年以前的图片是画家用手工刻在木板或雕在锌版上而印成图画,纽约《每日画报》首次刊登更为逼真的网版照片后,手雕制版也逐渐被淘汰。而在媒介融合时代,互联网技术也改变了传统画报的存在方式、风格及内容,出现了多媒体的“互联网画报”。

画报激发了人们对全球空间的跨地域投射与想象。西方近代早期的画报采用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以19世纪中叶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由此触发了新闻性、知识性画报的发展。这些画报不仅提供插图,还配以社会名家撰写的长篇文章,力求把画报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点石斋画报》引进西方报纸的图画要素,不仅展示全球各地的新闻图画,同时也作为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物。

作为一种新式媒体,人们对画报图像的观看与想象作为一种崭新的体验,从根本上参与了建构现代性的过程。画报无疑展示了视觉的现代体验,它们敏锐捕捉了新闻大众化前夕和大变即将来临的社会境况,通过展示性图像将新的视觉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如西方早期的画报有些是面向底层大众,售价低廉,文字口语化,插图幅面大,追求视觉刺激,热衷于挖掘新闻卖点的街头小报(如法国的《小日报》和《小巴黎人》);有的则具有明显的政治主张,试图通过图像变革社会(如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哈珀斯周刊》、中国清末民初的《时事画报》)。

画报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也是某种观看方式的载体,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看与被看的新型关系。如中国近代早期的石印画报或描述官场形态,或反映市井琐事,或记录海外奇谈,情节呈现生动逼真,画面线条清晰明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近现代都市人群自我与他者互为投射的观看之道。而近代画报呈现的非新闻性的广告、风景建筑、小说插图、文学艺术、音乐、历史、生物科普等内容,则勾连了都市人群与外在物质风貌彼此相遇的新方式。


  • 沈弘.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 李红利,赵丽莎.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1911).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