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中华民国教育部设立国立编译馆,负责教科书的审查。1933年5月,教育部设立中小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负责编写初小国语、算术、社会、自然等学科的教科书。1942年1月,中小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并入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推出的国定本教科书共11种、54册,其中初级小学2种、16册,高级小学5种、20册,初级中学4种、18册。1943年7月,国定本教科书开始出版,教育部限令自1943年秋起各级学校开始采用国定本统一教科书,最初由正中书局印行,后来由国定本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简称七联处)印行。推行国定本教科书,一方面是为解决后方中小学教科书供应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是国民党为维护统治,实施党化教育的一种手段。抗战胜利初期,全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七联处的供应能力不足,国定本教科书的推行并未普及,有的地区仍在使用旧教科书。为此,教育部未再与七联处续约,而于1947年2月和4月分别颁布《印行国定本教科书暂行办法》《印行国定本教科书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法令,允许出版印刷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刊行国定本教科书,以保证教科书的印制质量和供应。国定本教科书随着国民党执政的结束而成为历史。
首页
[{"ID":42420,"Name":"文学"},{"ID":59931,"Name":"出版学"},{"ID":60664,"Name":"中国出版史"},{"ID":60677,"Name":"〔现代〕"},{"ID":224230,"Name":"〔现代出版管理〕"}]
. 文学 . 出版学 . 中国出版史 . 〔现代〕 . 〔现代出版管理〕国定本教科书
/KMT-censored textbooks/
最后更新 2022-12-29
浏览 140次
20世纪40年代由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指定机构编辑出版的在国统区推行的教科书。
- 英文名称
- KMT-censored textbooks
- 所属学科
- 出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