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随着西学的引入,新式教科书大量涌现,质量参差不齐。为保证教科书的质量,清政府决定对民间出版机构、个人或团体编写的教科书进行审查鉴定,通过审定的教科书方可出版、发行。1905年12月,清政府学部总务司下设审定科,专门负责教科书审定。学部于1906年3月公布了《第一次审定初高小暂用教科书凡例及书目》,标志着教科书审定制的确立。1912年7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为了规范教科书审定工作,颁布了《审定教科用书规程》,各省制定了《图书审查会章程》。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教科书的审查工作先后由中华民国大学院文化事业处、教育部编审处、教育部国立编译馆负责,教育部还出台《教科图书审查规程》《审查教科图书共同标准》等制度,来规范教科书的审查工作。1943年,教科书审定制被国定制取代。
首页
[{"ID":42420,"Name":"文学"},{"ID":59931,"Name":"出版学"},{"ID":60664,"Name":"中国出版史"},{"ID":60677,"Name":"〔现代〕"},{"ID":224230,"Name":"〔现代出版管理〕"}]
. 文学 . 出版学 . 中国出版史 . 〔现代〕 . 〔现代出版管理〕教科书审定制
/textbook censorship/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23次
中国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实行的针对教科书的审查鉴定制度。
- 英文名称
- textbook censorship
- 所属学科
- 出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