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世界地理 . 欧洲 . 北欧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冰岛

冰岛

/Iceland/
条目作者沈允武撰张永昶修订
条目作者沈允武撰

沈允武撰

张永昶修订

张永昶修订

最后更新 2023-07-20
浏览 643
最后更新 2023-07-20
浏览 64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欧洲西北部岛国。

英文名称
Iceland
原语种名称
Lýðveldi Íslands
全称
冰岛共和国
所属大洲
欧洲
国土面积
10.3万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37.1万(2021)
首都
雷克雅未克
政治体制
共和制
官方语言
冰岛语
货币
冰岛克朗

介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格陵兰海之间。北端靠近北极圈。西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相望,相距322千米;东南端距苏格兰805千米。领土绝大部分位于同名岛上,总面积10.3万平方千米。人口37.1万(2021)。全国分为8个区。首都雷克雅未克

冰岛地图冰岛地图

冰岛领土位于大西洋中脊之上。由第三纪以来海底玄武岩岩浆喷出而成。岩浆活动仍很活跃,全国活火山多达30座,海克拉、阿斯恰等均为世界著名的活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地区之一,平均每5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喷出熔岩量多为其火山活动显著特点,平均每百年约有4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喷出量1/3。冰期以后的熔岩覆盖面积达12000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9。境内地震频繁,温泉众多,有温泉800余处,平均水温75℃。86%的居民利用地热取暖,首都地区更达90%。

全境大部为高地,平均海拔500米。峭壁直临海岸,沿海平原零星而狭小,仅西南部雷克雅未克附近平原范围稍大。最高峰华纳达尔斯火山海拔2119米。南部海岸较平直,西、北、东三面海岸曲折破碎,有许多峡湾深入内陆。海岸线总长4970千米。在第四纪冰期时,全境曾为冰川覆盖,冰厚达700~1000米,至今冰蚀和冰碛地貌遍布各地。现代冰川总面积11920平方千米,占全岛面积的11.5%,其中瓦特纳冰原即达8450平方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全部冰川面积的总和。由于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因此被称为“冰与火之国”。

冰岛地形图冰岛地形图

冰岛最长的河流是肖尔索河,全长230千米,流域面积7530平方千米。该河以及国内众多河流大多源自冰川融成的溪流,含有大量沙砾。

冰岛纬度虽高,但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西、南、东三面,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气候温和湿润,仅北部和西北部受寒流影响,较寒冷干燥。1月平均气温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不超过-20℃),7月11℃左右。常年盛行南风和西南风,雨雪日多达200~220天,年降水量,北岸450毫米,南岸2000毫米,冬季多大风。土地面积中,可耕地不足1%,林地占1.2%(以灌木为主),草地约占20%,其余均为荒原和冰原。矿产贫乏,已开采的主要是硅藻土。水能和地热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年水力发电量高达640亿度(千瓦/时),已开发12%;地热能年发电资源量72亿度,已开发18%。河流湖泊中盛产鲑鱼和鳟鱼。附近海域是北大西洋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中浮游生物的密度比地中海中部高出百倍,鱼种大约有150种,主要是鳕鱼和毛鳞鱼。

冰岛受自然条件所限,境内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仅3.4人(2018),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历史上人口增长长期停滞。近代有较快增长,但21世纪以来增长率又趋低,近似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平均寿命男为80.9岁,女为85.5岁(2018),均居世界领先水平。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经历了由乡村到都市的大量人口迁移活动。城市人口比例已由1900年的大约10%上升至93.9%(2018)。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雷克雅未克及其周围的城市区,其余较小群落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集中程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属少见。而中部地区则渺无人烟,40%的土地属无人区。居民中人口种族结构单一。冰岛人占98.6%,讲冰岛语(属日耳曼语族,比其他斯堪的纳维亚语言更接近于古代维京人定居者的土语)。一般认为60%~80%的冰岛人具有来自挪威的北欧血统,其余多数具有来自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凯尔特血统。85.4%的居民信奉定为国教的基督教新教路德宗,16世纪中叶起新教路德宗就一直为当地主要宗教。

8世纪末,有爱尔兰修道士移居冰岛,9世纪后半叶挪威人开始移入。930年设议会并成立冰岛联邦。同期基督教传入,因议会协助,到11世纪初居民均皈依基督。1262年与挪威签订协议,隶属挪威。1380年归丹麦统治。17世纪中叶起由于丹麦极权统治加强,允许丹麦商人垄断对外贸易以及冰岛地主垄断渔业等原因,冰岛经济衰退。1918年丹麦承认冰岛为主权国家,但仍维持丹冰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被德军占领,而美英占领冰岛。1944年议会宣布实行共和制,全国公民投票批准断绝与丹麦一切官方联系,解散丹冰联盟而完全独立,同年6月17日成立冰岛共和国。战后问题主要涉及冰岛水域的捕鱼权。经过与邻近各国(尤其是英国)的几次冲突之后,320千米的渔业作业范围最终确立。

1944年6月冰岛颁布宪法,后有5次修订。宪法规定冰岛实行共和制。议会和总统共同执掌立法权,总统和政府共同拥有行政权,法院执掌司法权。总统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总统作为政府名义上的首脑,任命一位行使该国实际行政权的总理。总理对议会负责。冰岛议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立法院之一。议会原分上下两院,1991年10月并为一院。议员以按比例代表制的一种混合方式选出,任期4年。共有议员63名,由独立党、进步党、左翼联盟、左翼运动、自由党等主要政党组成。最高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根据宪法,冰岛不设正规军队,但设有海岸警卫队和附属飞行队以及危机反应部队。与美国、挪威和丹麦签有合作防卫协定。

冰岛实行资本主义体制下自由市场原则与广泛的社会福利相结合的经济制度。19世纪以前,发展十分缓慢,基本经济活动是农牧业。20世纪初渔业获得巨大发展。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政府鼓励外国公司投资开发本国能源以促进工业增长,挪威和瑞典在冰岛建立了能源密集型加工厂。近一个世纪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尤为显著。1988年和2008年虽曾两度出现较大经济危机,但都在数年后转好、恢复了稳定发展的势头,失业和通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2018年人均GDP达5.48万美元,属世界最富国家之一。货币名称为冰岛克朗。

因所处纬度较高,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肉类和乳制品自给有余。利用温泉大力发展温室农业,温室培育的黄瓜、西红柿可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其他蔬菜和粮食、水果等基本依赖进口。旅游业、炼铝业和渔业是经济的支柱。20世纪初以来冰岛经济曾严重依赖渔业,但后来一直在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多样化方面发展,21世纪初旅游业、软件生产和生物技术领域进步较快。丰富的地热和水电资源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铝行业,推动了经济增长。冰岛一次能源供应总量的85%来自国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全球绿色经济指数将冰岛列为十大绿色经济体之一。

全境无铁路,平均1.5人就有1辆汽车,是主要运输工具。注册公路长度13034千米。环岛公路主干道连接岛上所有的有人居住地区。海运发达,重载货运依靠沿海航运,雷克雅未克为主要港口。空运也较发达,有7个铺设跑道的机场,其中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为主要航空港。

全民文化程度较高,小学和初中为免费义务教育,识字率已达100%。主校区位于雷克雅未克市中心的冰岛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最大所在地,另外还有雷克雅未克大学、阿库雷里大学、冰岛农业大学和比弗斯特大学。科研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据世界前列。

《晨报》为全国性最大报纸,其次是《日报》和《每日导报》。有国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家,私人电视台10家和私人广播电台数家。

主要城市有雷克雅未克、阿克雷里等。

与几乎所有国家都保持着外交和商业关系,但与北欧以及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其他北约国家的关系尤其密切。1970年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94年参加欧洲经济区,1995年初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创始成员。欧洲联盟(欧盟)是冰岛最大贸易伙伴,但截至2019年仍未加入欧盟。冷战结束后,为顺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强了与亚洲等其他地区国家的关系,并通过联合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