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典型煤层气盆地包括北美的圣胡安、黑勇士、粉河、拉顿、阿尔伯塔等盆地,大洋洲的苏拉特、鲍温、维多利亚等盆地,东欧-西亚地区的库兹涅茨克、顿涅茨克、卡拉干达、埃基巴斯图兹等盆地,以及中国的沁水、鄂尔多斯等盆地。
中国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的85%以上集中在九大盆地,依次为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黔西-滇东、二连、吐哈、塔里木、海拉尔和天山盆地或盆地群。就煤层气地质条件而言,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吐哈、黔西-滇东等为坳陷盆地,二连、海拉尔等为断陷盆地。准噶尔、二连、吐哈、海拉尔、天山等为低阶煤储层盆地,鄂尔多斯、沁水、黔西-滇东、塔里木等为中-高阶煤储层盆地。鄂尔多斯、准噶尔、二连、吐哈、塔里木、海拉尔等盆地为煤体结构完整的典型盆地,黔西-滇东盆地群及南华北盆地总体上为煤体结构较为破碎的典型盆地。鄂尔多斯和沁水盆地为煤层气勘查开发效果较好的典型盆地,准噶尔、黔西-滇东、二连、吐哈、塔里木等盆地为正在实施勘查开发试验的典型盆地,海拉尔和天山等盆地为尚待实施勘查开发试验的典型盆地,南华北盆地为勘查开发效果不甚理想的典型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