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体系域形成于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高位时期,此时沉积物供给速率常大于可容空间增加的速率。在高位正常海退期间,可容空间与沉积作用之间的平衡逐渐改变并有利于后者。随着基准面上升速率减缓,重要泥炭堆积的机会也随之降低。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77124,"Name":"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ID":78264,"Name":"〔煤-煤层气地质〕"},{"ID":78274,"Name":"成煤沉积环境"},{"ID":78280,"Name":"聚煤作用"}]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煤-煤层气地质〕 . 成煤沉积环境 . 聚煤作用高位体系域聚煤作用
/coal accumulation in highstand systems tract/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 111次
层序格架下海平面上升拐点至最高点的阶段内,古植物在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构造等有利条件下,泥炭聚集速率与可容空间产生速率达到平衡而聚集成煤的作用。
- 英文名称
- coal accumulation in highstand systems tract
- 所属学科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在近海型含煤岩系层序格架中,以加积作用为主的高位体系域发育早期,潮控海侵水道充填之上可能仍然发育有较好的泥炭沼泽沉积,并且与水道越岸相互层。由于可容空间的不足及相对高沉积物的注入,在高位体系域末期通常是缺失泥炭沼泽沉积的。聚煤作用特征是:在垂向上,自下而上聚煤作用减弱,含煤性变差;在平面上,煤层主要发育于海岸平原(海湾、潟湖潮坪)及冲积平原地区;早期的聚煤作用随着海退向盆地进积,晚期的聚煤作用迁移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垂向加积。
在内陆坳陷盆地层序格架中,高位体系域中湖泊萎缩明显,以河流和湖泊三角洲体系为主的碎屑沉积体进积作用明显,成煤作用逐渐减弱。陆相坳陷盆地高位体系域聚煤作用特征是:在垂向上,自下而上聚煤作用逐渐减弱;在平面上,煤层分布主要在盆缘低洼沼泽和湖泊三角洲平原;煤层的迁移随着湖泊的不断萎缩,逐步向盆地中心超覆(迁移);上覆层序中的下切谷可能对高位体系域中的煤层造成冲刷而缺失。
在内陆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中,高位体系域早期阶段属于湖泊快速充填期,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转化,剥蚀区与沉积区相对于湖平面的高度加大,搬运营力加强;大量碎屑物向盆地内搬运,扇三角洲和三角洲快速进积,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平原为大面积沼泽化创造了条件,聚煤作用较好。高位体系域发育晚期属于断陷湖盆结束充填期,搬运营力逐渐衰减,剥蚀区地势平缓,盆地内为大面积湿地,但不能形成厚煤层;若在结束充填前具有再次的断块差异运动,形成河流,形成扇前或扇间的冲积平原,最终再随着构造活动的衰减而结束充填。
扩展阅读
- 焦养泉,吴立群,荣辉,等.聚煤盆地沉积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