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处理后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和地震波信息,应用地震勘探原理和地质基础理论,赋予其明确的地质意义和概念模型。解释工作的质量首先取决于所获得的地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解释成果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解释人员的学识和解释技巧,以及从数据允许的许多“有效”解释方案中确定最可能的解释的解释经验。地震解释基于地震记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①来自地质界面反射(或折射)波的到达路径信息,其实际深度是上覆岩层的厚度和速度的函数。②反射的形状,包括信号强度、包含的频带及频率分布,通常可以用这些信息来推断地震反射体的岩性和流体含量等。
反射地震资料解释的过程可以分为结构、地层和岩性3个相互关联的类别。构造解释是形成各层位时间域的构造图。层序地震地层解释涉及沉积旋回模式、成因上有联系的年代地层格架研究。岩性解释的目的是从地震资料中确定孔隙流体、孔隙度、断裂强度、岩性等变化;烃类检测(DHI、HCl、亮点或暗点)常用于岩性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