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D/T 1055—201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中,具体规定地类图斑是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区、城镇村庄等调查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分割的地块,城镇村庄内部同一地类的相邻宗地合并为一个图斑。图斑反映土地类型在空间存在范围的一种基本形式,包含土地类型的空间信息和相关属性信息,图上所有图斑体现区域土地类型的分布格局。在实际调查中,地类图斑划分通常以自然或人工线状地物为界线,如河流、道路、田坎等。任何地类图斑之间不存在重叠、压盖、覆盖的情况,也不存在缝隙的情况。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规定调查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实地面积为200米2;农用地(不含设施农用地)实地面积为400米2;其他地类实地面积为600米2,荒漠地区可适当减低精度,但不应低于1500米2;对于有更高管理需求的地区,建设用地可适当提高调查精度。
通常土地调查,针对不同地图比例尺,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要求,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毫米2,耕地、园地为图上6.0毫米2,其他地类为图上15.0毫米2。有条件地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提高最小上图图斑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