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变源监视器的主要科学目标是γ射线暴等高能暂现源的宽波段探测和后随观测,计划2023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轨道高度625千米,轨道倾角30度。
空间变源监视器搭载了四台能量衔接的科学设备(见图),从高到低分别是γ射线监视器(Gamma Ray Monitor; GRM,15~5000keV)、ECLAIRs望远镜(4~150keV)、微通道版X射线望远镜(Microchannel X-ray Telescope; MXT,0.2~10keV),以及光学望远镜(Visible Telescope; VT)。此外,SVOM还配置有配套地面设备:一套地面大视场相机阵(Ground Wide Angle Cameras; GWAC)和两套地面后随望远镜(Ground Follow-up Telescopes; GFTs)。各设备所覆盖的能量(或者波长)、视场、位置精度及响应时间见表。
空间 | 载荷 | 波长/能量 | 视场 | 位置精度 | 响应时间 |
GRM | 15~5000keV | 2sr | ~5◦ | 触发 | |
ECLAIRs | 4~150keV | 2sr | 13′ | 触发 | |
MXT | 0.2~10keV | 64′×64′ | 2′ | 约200s | |
VT | 400~1000nm | 26′×26′ | 0.1" | 约200s | |
地面 | GWAC | 450~900nm | 5400deg2 | 3" | 覆盖 |
C-GFT | 400~900nm | 21′×21′ | 0.1" | 约70s | |
F-GFT | 400~1800nm | 26′×26′ | 0.1" | 约70s |
其中,大视场的ECLAIRs和GRM是触发探测器。当一个γ射线暴发生并触发ECLAIRs或GRM时,卫星将自动调整姿态,令小视场的MXT和VT指向观测到的γ射线暴,寻找γ射线暴余辉,并通过空地实时通信,通报给地面后随望远镜,实现联合观测。由于其快速响应和多波段的特性,SVOM将是继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SWIFT)之后最重要的γ暴探测卫星。
此外,SVOM也将对其他包括引力波等重要天文事件进行多波段快速机遇目标响应观测(ToO programe),以及其他科学目标的常规观测(General prog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