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有12属55种,中国有10属27种。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及温带暖水海域,已知有7种可短暂进入淡水域。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65525,"Name":"动物学"},{"ID":133950,"Name":"脊索动物门"},{"ID":133951,"Name":"脊椎动物亚门"},{"ID":221775,"Name":"软骨鱼纲"},{"ID":221776,"Name":"鲨鱼"},{"ID":221805,"Name":"真鲨目"},{"ID":221811,"Name":"真鲨科"}]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软骨鱼纲 . 鲨鱼 . 真鲨目 . 真鲨科真鲨科
/requiem sharks/
最后更新 2023-12-08
浏览 143次
真鲨目的一科。又称白眼鲛科。
- 英文名称
- requiem sharks
- 拉丁文名称
- Carcharhinidae
- 又称
- 白眼鲛科
- 目
- 真鲨目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体形大小变异大,小至100厘米,大者可达750厘米(为鼬鲨的纪录)。眼椭圆形或圆形,瞬膜发达。喷水孔细小或消失。鼻孔狭小,距口颇远。前鼻瓣简单,具1个三角形突出。口宽大,弧形或深弧形,唇褶发达或不发达。牙侧扁,1~3行在使用,单齿头型,少数三齿头型。单齿头直或外斜,边缘光滑;或宽扁,三角形,边缘常具细锯齿;侧齿头有或无。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大,位于体腔上方,或近于胸鳍或近于腹鳍;第二背鳍小或很小,部分与臀鳍相对。尾基上方或下方具—凹洼,尾椎轴上翘,尾鳍宽大,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后部近尾端处具一缺刻,有时具两缺刻。
鲨鱼中种数最多的科,主要栖息于大陆沿岸近海区或大洋区,无真正深海种,少数几种可短暂生活于淡水中。一般个体强壮且快速游动,有些种类生性凶猛、攻击力强,是危险生物。有独泳者,有小群或大群一起洄游者。主要以鱼类、其他鲨鱼、𫚉、乌贼、虾及蟹等为食。
卵胎生或胎生,大部分为胎生,具卵囊胎盘,有些种类一胎可产下100尾以上的幼鱼。刚出生不久的小鲨鱼即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为食用鱼,可红烧或加工成鱼浆、鱼丸,或腌制。大型种的肝富含油质,可制成鱼肝油,小型种可做成鱼粉。
扩展阅读
- 陈大刚,张美昭.中国海洋鱼类.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
- 《福建鱼类志》编写组.福建鱼类志.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