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天文学 . 天文学史 . ﹝天文学家﹞

皮布尔斯,P.J.E.

/Phillip James Edwin Peebles/
条目作者石云里

石云里

最后更新 2023-06-07
浏览 108
最后更新 2023-06-07
浏览 10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935-04-25~ )

加拿大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

英文名称
Phillip James Edwin Peebles
国籍
美国
出生日期
1935-04-25
出生地点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市

生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市。本科毕业于曼尼托巴大学,1962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留校工作,1972年晋升教授。1977~1978年、1990~1991年和1998~1999年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理学院访学。2002年转为荣休教授。

自1964年开始物理宇宙学研究,探讨宇宙起源问题。该领域当时被公认为是“死胡同”,但皮布尔斯却坚持探索。1964年,他在导师R.狄克指导下对宇宙大爆炸留下的微波背景辐射进行计算,得出约为10K。尽管早在1948年G.伽莫夫、R.阿尔法和R.赫曼就已经进行了同样的计算,但皮布尔斯的计算正好与A.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对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同时,及时确认和解释做出了直接贡献。除此之外,他对原始核合成、暗物质、宇宙结构形成等领域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自1970年以来,他被广泛认为是世界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他在1987年提出了原初等曲率重子模型(primordial isocurvature baryon model);他还因奥斯特里克-皮布尔斯判据(Ostriker-Peebles criterion)而闻名,该判据与银河系形成的稳定性相关。他的工作“为宇宙学中几乎所有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基础,包括理论和观测,将一个高度猜测性的领域变成了一门精密的科学”。2019年,皮布尔斯因在物理宇宙学中的理论发现同M.麦耶、D.奎洛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先后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964)、皇家学会会员(1982)、美国哲学学会会士(2004)和美国天文学会遗产级会员(2020),还曾获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爱丁顿奖(1981)、美国天文学会和物理研究院海涅曼天体物理学奖(1982)、美国天文学会罗素讲席(1993)、太平洋天文学会布鲁斯奖章(1995)、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克莱因纪念讲席(1997)、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1998)、耶鲁大学格鲁伯宇宙学奖(2000)、以色列技术研究所哈维奖(2001)、香港邵氏基金会邵逸夫天文学奖(2004)、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2005)、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澳大利亚物理研究所狄拉克奖章(2013)、加拿大曼尼托巴省荣誉勋章(201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