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戏曲学 . 戏曲研究 . 〔概念术语〕

科诨

/kehun (gag)/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1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1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戏曲术语。又称插科打诨。

英文名称
kehun (gag)
所属学科
戏曲
又名
插科打诨

“科”是指滑稽动作(与一般剧本中代表舞台指示的“科”的意义不同),“诨”是指滑稽语言。它来自以滑稽、戏谑为主的宋杂剧,但在戏曲中只作喜剧性的穿插。明中叶以后,评论家注意到科诨的作用,提出剧作者要重视科诨的安排。明代王骥德在《曲律·论科诨》中提出科诨要作得极巧,又要下得恰好。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论科诨》中认为科诨应“戒淫亵”“忌俗恶”,要运用得自然。同时,他还认为科诨不应仅局限于净丑两行,“生、旦有生、旦之科诨,外、末有外、末之科诨”。这里提出了科诨的性格化问题。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