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天文学 . 天文学史 . ﹝天文学名著﹞

《新天文学》

/New Astronomy/
条目作者石云里

石云里

最后更新 2025-01-08
浏览 264
最后更新 2025-01-08
浏览 26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德国天文学家J.开普勒最早提出其前两条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著作,完整的书名是《基于原因的新天文学,或者以尊贵的第谷·布拉赫的观测为基础而从火星运动的研究发展出的天体物理学》。

英文名称
New Astronomy
拉丁文名称
Astronomia nova
全称
基于原因的新天文学,或者以尊贵的第谷·布拉赫的观测为基础而从火星运动的研究发展出的天体物理学
著者
J.开普勒
原著出版时间
1609
原著出版机构
海德堡

1609年出版于海德堡。全书共70章,650页,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共6章是对托勒密、N.哥白尼第谷行星运动几何模型的比较,指出三种模型在近期位置计算中给出的结果相同,但在对过去和未来位置的计算中则都会出现可测量的误差。第二部分共15章,讨论前人对火星第一均差的分析。第三部分共19章,讨论由太阳或地球运动造成的火星第二均差。第四部分共20章,内容是根据物理原因和经验讨论对第一均差的准确测算。第五部分共10章,讨论火星的纬度。开普勒以一种纪实性的笔法,报告了自己通过火星运动探讨其轨道形状的工作步骤,和在这个过程中分阶段得到的几个重要认识:①所有行星轨道的中心都位于真太阳上,因此太阳是其他行星的轨道中心和运动的原因。②行星在轨道上的速度不可能一直保持匀速,而会随着它到太阳的距离改变而改变,使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保持不变。③行星的运动轨道只能是一个椭圆,而不是其他形状。其中第②③两条就是开普勒第二和第一定律的最早表达。开普勒在书中根据第谷对彗星运动的观测否定了固体天球的存在,所以他也试图把对行星运动的几何分析建立在物理学的基础上,认为太阳会发出一种类似于磁力的东西,推动行星按照他所揭示的几条规律运动。他把这种基于物理学的行星运动研究称为“新天文学”或者“天体物理学”。

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封面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封面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