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主要指标,其国际单位为(牛/米2)/(千克/米3)(n/m2)/(kg/m3)或牛·米/千克(n·m/kg)。
比强度对结构材料有重要意义。结构材料在工程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承受结构荷载,对于大部分结构材料,相当一大部分的承载能力用于承受材料本身的重量。因此,要提高结构材料承受外荷载的能力,一方面应提高材料的强度;另一方面应减轻材料本身的重量,这就要求材料应具备轻质高强的特点。优质的结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才能尽量以较小的截面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小结构体本身的重量。比强度越高表明达到相应强度所用的材料质量越轻。
以航空航天飞行器为例,航空航天产品在追求轻质和减重方向上“斤斤计较”,甚至“克克必争”。对航天飞机,每减重1千克的经济效益将近十万美元。要想实现飞行器的减重,除了优化结构设计外,最主要的途径是采用新型材料及改型材料。常见的钛合金、金属复合材料等都是高强轻质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很有发展前景。
几种常见建筑材料的比强度:低碳钢为0.054,普通混凝土为0.017,松木(顺纹抗拉)为0.2,黏土砖为0.006,玻璃钢为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