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 pot/
条目作者栗建安

栗建安

最后更新 2022-12-21
浏览 261
最后更新 2022-12-21
浏览 261
0 意见反馈

用来蒸食物的炊器。

所属专题
陶瓷文化

类似于现代的蒸锅,其造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甑,一般敞口或敛口折沿,斜弧腹,平底、底面有多达5~7个小孔以通蒸汽,也有仅一个大孔的可放置蒸箅,食物置于甑底或箅上;下部是鬲,三袋足可装水炊煮。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河南郑州、山东潍坊狮子行等遗址均出土有甑、鬲连体的陶甗,其流行于商周至春秋时期,在商代中期的二里岗、晚期的殷墟以及扶风白家窑等遗址都有出土,周原齐家西周墓葬出土的连体甗则为仿铜陶器。战国时期开始,由于炉、灶的普及,三足器在蒸煮用具中的地位衰退,甑鬲连体甗逐渐消失,改用甑与釜的组合来炊蒸食物,如扶风东汉官务遗址出土有陶甑和铁釜组合的炊器。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