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变热力学理论,系统发生相变时,在相变点两相热力学势(或
)应相等,即系统的热力学势仍保持连续,但热力学势的各阶导数却可能发生不连续的跃变。1933年P.厄任费斯特(Ehrenfest)首先提出相变的分类方案,
级相变的定义为:在相变点,系统热力学势的(
)阶导数保持连续,而
阶导数则是不连续的。
在一级相变中,系统由Ⅰ相转变为Ⅱ相时,热力学势或
,而热力学势的一阶偏微商如:
发生不连续的跃变。即一级相变时,系统的体积和熵(及焓)发生突变;而焓的突变表示相变时,有潜热的吸收(升温时)或释放(降温时);有新旧两相(Ⅰ相、Ⅱ相)共存;升降温时,相变在不同温度发生,即有热滞后现象,这是由于结构重组需要越过势垒或新相形成需要提供正值的界面能,结果导致升温与降温过程发生相变的温度不相等。此外,在相变点,系统的序参量发生不连续的变化。
二级相变时,系统的热力学势及其一阶偏微商连续,即:
,
但其二阶偏微商:,
和
发生突变。而
,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为材料的压缩系数;
为比热容。二级相变发生时,系统的熵、体积、焓均无突变。因而相变时,无潜热发生,无新旧两相共存,无热滞后现象。但系统的比热容、热膨胀系数、压缩率发生突变。在相变点,系统序参量是连续的。
当相变发生时,若其热力学势及热力学势的一阶、二阶偏微商相等,而三阶偏微商不相等,此相变称为三级相变。依此类推到更高阶相变。通常,二级以上的相变均属高级相变。
晶体的凝固、沉积、升华和熔化等自然界观察到的相变,金属和合金中的多数固态相变如马氏体相变等属一级相变。属二级相变的往往是一些比较特殊的相变,如在临界点的气液相变、铁磁相变、超导相变、超流相变、部分合金的有序-无序相变和部分铁电相变等。二级相变和高级相变又称为连续相变或临界现象,而将一级相变称为不连续相变。量子统计爱因斯坦玻色凝结现象为三级相变。二级以上的高级相变并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