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电子对抗 . 电子进攻

反辐射攻击

/anti-radiation attack/
条目作者李宏建

李宏建

最后更新 2023-08-12
浏览 452
最后更新 2023-08-12
浏览 45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利用反辐射武器对敌方雷达、通信和干扰源等辐射源目标实施压制和摧毁的作战行动。是电子进攻的重要手段。

英文名称
anti-radiation attack
所属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反辐射攻击的主要任务是压制和摧毁敌方预警探测及防空反导系统中的重要雷达,清理突防走廊,支援掩护己方作战飞机突防。攻击目标主要包括警戒雷达、目标指示雷达、制导雷达和火控雷达等。随着反辐射攻击技术的发展,通信、干扰源等辐射源也逐渐成为其攻击目标,压制和摧毁敌方大功率干扰源及军事信息处理系统(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kill,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reconnaissance; C4KISR)中的重要通信网络节点,确保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并破坏敌方指挥、控制和信息传输能力,夺取局部信息优势,已成为反辐射攻击的又一重要任务。

反辐射武器是利用敌方辐射源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发现、截获、识别、跟踪并摧毁目标的精确制导武器,是对雷达等辐射源目标最有效的电子对抗“硬杀伤”武器装备。反辐射武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反辐射导弹;另一类是反辐射无人机。①反辐射导弹,采用机载发射,突出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主要执行反应性防空压制任务,对己方突防飞机和其他装备提供保护。②反辐射无人机,一般采用地面车载发射,突出特点是攻击距离远、突防能力强、巡航时间长、成本低廉等,可在不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使用,主要用于执行持续性防空压制任务。

反辐射攻击采用的作战方式主要包括预定程序攻击方式和随机攻击方式两种。

预定程序攻击方式主要用于对已知参数目标的攻击。根据己方电子侦察系统获取的目标参数信息,反辐射武器预先加载目标数据库,使用时在目标数据库内搜索并按照优先等级锁定目标后实施攻击。预定程序攻击方式的主要战术应用包括:①开辟空中走廊。突防作战时,为突防机群开辟安全通道,使用反辐射武器摧毁敌方各层次防空体系中的雷达,使防空体系失去攻击能力,为己方攻击机群开辟空中走廊。②对已知重点目标的区域压制攻击。反辐射武器在指定作战区空域待机巡逻,对目标进行搜索,当辐射源目标出现或开机后,立即实施攻击。

随机攻击方式主要用于对随机出现的、参数未知的高威胁辐射源目标进行攻击。由于现代战场电磁环境复杂,许多未知辐射源工作时间和方式不清楚,特别是机动和近程辐射源增多,要求反辐射武器对随时出现的、构成直接威胁的辐射源进行攻击。随机攻击方式的主要战术应用包括:①护航掩护攻击。大规模空袭作战时,由携带反辐射武器的飞机伴随攻击机群同时突防,一旦发现地面直接威胁雷达信号,立即对其实施反辐射攻击,保障攻击机群安全通过。②对未知威胁目标的区域进行压制攻击。反辐射武器对其工作频段或重点频段内的作战目标进行自主搜索,当发现威胁辐射源目标后,立即实施攻击。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反辐射攻击就应用在越南战争中,使用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在摧毁苏制炮瞄雷达和地空导弹制导雷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此后历经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80年代马岛战争、贝卡谷地之战,90年代海湾战争的实战考验,反辐射导弹技术日趋成熟,功能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哈姆”“斯拉姆”为代表的第3代装备。21世纪10~20年代,发展的是以先进反辐射导弹为代表的第4代装备。由于反辐射导弹的作战依赖于载机,在有一定制空权的情况下才能保障载机的作战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反辐射无人机的出现为突破敌方防空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作战手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德国、以色列、南非、法国等国相继研制并部分装备了反辐射无人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

反辐射武器后续发展趋势是拓展工作频段和攻击辐射源的类型,提高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采用多模复合导引头提升抗诱饵能力、提高命中精度等。随着反辐射武器技术性能不断提升,反辐射攻击的作战使用方式和战术应用将逐步丰富并发生相应的变革。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