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灭绝与集群灭绝相对,但二者在机制上无关。地质历史中,除了几次大规模集群灭绝外,背景灭绝也是演化过程中的正常部分。背景灭绝可以用以评估物种的演化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物种背景灭绝速度差别很大,如海洋无脊椎动物种的存在时间平均为500万~1000万年;哺乳动物为100万年;浮游有孔虫为700万年等;而鸟类约平均每隔400年就会灭绝一个种。此外,对人类史前的背景灭绝率的评估,也能显示人类活动对近现代生物灭绝的显著影响。例如,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造成每万种哺乳动物,过1000年会灭绝1种。
背景灭绝率是评估背景灭绝事件发生的频率,因而也是相关研究的焦点。背景灭绝率通常有三种计算方式:①在特定时间中物种消失的数量。②每百万物种年(million species years,缩写为MSY)的灭绝量。③计算物种的幸存率,即该物种存在多久灭绝的概率。